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独自狂欢社会热点火星头条

我当然怀念李敖

2018-03-18  本文已影响33人  继续海阔天空

刚刚刷推特,无意之中看到李敖大师去世的新闻。后来打开微博,看到又有人在转发李敖去世的消息,想起来大概前两年的时候,李敖还发表过一个声明,告诉世人自己时日无多,倒也并不觉得意外了。

我最早知道李敖大师可以追溯到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家里的大锅还是能够收到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卫视当时有一档节目叫做《李敖有话说》,李敖大师的脱口秀节目,印象之中和《锵锵三人行》一样,都是周一至周五的日播节目。有那么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几乎期期不落地看《李敖有话说》,也了解到李敖这个人的几分传奇色彩。印象中,他在那个节目里痛骂老蒋,痛骂小蒋,他快言快语,他说老蒋关了我那么多年,让我本应最精彩的青春时光在狱中度过,我当然要骂老蒋啦。他说我一生中著作等身,却因为老蒋的政策不能够在台湾公开出版,我当然要骂老蒋了。他也在节目里讲过,2000年他以一个个人身份去参加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各种在当时的我看来很有个性的事情不胜枚举,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这是一个狂人,是一个自认为众人皆睡我独醒的狂人,但是这种狂很受到我的喜欢,以致于从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李敖大师就是台湾那个时候的鲁迅。

李敖有话说

《李敖有话说》 这个节目其实并没有看多长时间,后来节目停播了,我家电视也收不到凤凰卫视了。之后很长时间,李敖在我的视野中消失,我也由于从初中到了高中,疲于应付学业。但是,虽然如此,我一直把李敖当做我的一个偶像(我的另外的偶像是黄家驹和科比)。虽然在那个时候也除了李敖的脱口秀《李敖有话说》之外,也没有看过什么李敖的著作,唯一看过的还是李敖的带有很多情色味道在里面的《上山上山爱》。但是也正是这样一个写小黄书的狂人,让人觉得如此可爱。毕竟,如果真是一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圣人,他的确是楷模,但是并不可爱。而我更喜欢可爱的人。

高中的时候,关注了李敖的微博,他那个时候每天晚上八点钟左右发微博。我也是一有机会,就躺在高中宿舍的被窝里,掏出诺基亚6300直板手机,在宿舍熄灯之后,蒙住被子,盖住手机发散出来的光芒,在看微博的时候,偶然看到大师的微博,或者转发或者评论,或者看看别人的评论。在那样一个闭塞的环境之下,看看外面世界的光。

本人微博截图

不过后来大师的微博也断更了。

再后来,我读了大学。对大师并没有那么有兴趣了。但是还是会时不时地关注一下大师的动态:我会时不时地看看《李敖有话说》在YouTube 上面的历史视频,我会去看看李敖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略带含蓄的演讲,我会为了看李敖而专门去看从来不看的《康熙来了》,仅仅是因为《康熙来了》有那么几期,李敖是嘉宾;一有时间去图书馆,只有书架上有李敖的书,也会拿下来看一看。我大学时代读的《北京法源寺》就是当初从学校图书馆里借出来看的,除此之外,也会看看李敖的杂文,但是坦白讲,要说李敖跟鲁迅有什么相似之处,可能最大的相似就是李敖和鲁迅的杂文都是攻击性很强,今天骂这个,明天骂那个,还都是各种高级骂人,或者指桑骂槐,或者阴阳怪气。人们说,鲁迅把很大精力投放到了写杂文骂人上面,其实李敖更甚之。

前面说了,我的偶像不多。但他们都对我有很大的影响。黄家驹是我音乐的启蒙,让我知道了音乐还能如此表达,我也从他的音乐中,了解到人生要不羁放纵爱自由。科比是我篮球的启蒙,让我爱上看球,爱上打篮球。而李敖呢,他对我有知识的启蒙,也有性格的刷新。正是从李敖大师《李敖有话说》节目那里,我才知道原来国民党并没有被共产党完全消灭,而是退到了台湾。而就算退到了台湾,国民党在台湾的故事竟然比在大陆还要精彩。除了国民党与台湾的种种故事之外,当时大师在该节目上面也会说一下大陆敏感的话题,比如80年代末的事情。这些都是开阔了我的知识和眼界的,至少在当初只能从 CCTV那里获取信息的我来讲,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大师在节目中表现出来的桀骜不驯的态度,那种特立独行的狂人的态度,也一直影响着我,让我总觉得要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

时至如今,我也没有读过李敖几本书,不过是高中时代读的《上山上山爱》和大学时代读的《北京法源寺》以及若干杂文罢了。而李敖全集文字浩繁,我读的不过沧海一粟罢了。我也不敢说有多了解这位大师,甚至可能了解他的花边新闻更多于了解他的文学。但并不妨碍由于大师对于我的知识启蒙,由于我对大师性格和行为的钦佩,而使我怀念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