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止静”
“仁和止静”,是中国传统的经典管理思想,“仁”,即仁者爱人,“和”,即以和为贵,“止”,即行有所止,“静”,即每临大事有静气。
《论语》问仁——仁者爱人
那么,何为“仁者爱人”?《论语》全文共计20篇,对话里共包含110个“仁”字,其中8人13则向孔子或直接或间接的问仁。孔子或答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克己复礼为仁”……虽然针对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不一样的,但是这些回答无一不体现两个字“爱人”。爱谁呢?即“孝悌”——爱亲人,“泛爱众”——爱别人,用孟子的话来说便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近及远。
六尺巷——以和为贵
讲到“和”,大家肯定会立马想到“天地人和”,即有与天地和,与自我和,与他人和三个境界。那么如何实现这种“以和为贵”的境界呢?康熙年间,宰相张英为了解决自家和邻居吴家建房争夺地界的行为,写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因其不仗势欺人,以和为贵,让双方愧疚,各让三尺,从而留下“六尺巷”的美名。
杨修之死——行有所止
关于“行有所止”,用爱耍小聪明、行为没有遮掩的杨修来举例最恰当不过了。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曹阿瞒兵退斜谷”中写到: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刨官进鸡汤,夏侯惇禀请夜间口号。操随口曰:鸡肋。曹操的行军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知道曹操退兵之意,便在军中叫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而正心乱的曹操闻之,以造言乱军心之罪将杨修问斩,时年44岁。
诸葛亮空城计——每临大事有静气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三十六计》中第三十一记“空城计”就能很好的解释。在马谡街亭失守,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千钧一发之际,他却淡定的打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高唱《梁甫吟》,司马懿见此情景,疑有埋伏,遂退兵。正是因为诸葛亮这种“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上演如此空城好戏。
仁和止静,简单的四字,却蕴含不简单的哲理,从字面到深层再到行动,惟愿能一点点进步,通过自身修炼,实现这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