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读书散文

说读书无用的人都是怎么想的

2019-01-30  本文已影响69人  夕夕夕木木木

01

隔三差五听人物志,略微窃取些长进。

今早醒来听《傅雷》,收获如下。

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的译本中,傅雷写的其中一句序言——“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照亮了多少人迷惘生活的黑暗之路。

“在传世的《傅雷家书》一书中,傅雷对儿子谈人生——

我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我一生作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谈爱情——

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希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

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

谈艺术——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

02

说读书无用的人都是怎么想的

夜读——昨晚哄睡小宝后,在拼多多软件中免费获赠的LED水母小夜灯下,我十点关机,开始读偶然购得的地铁扫码九块九福袋中的三本书之一——《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不禁感慨:读书,永远不嫌晚;

读书,也永远不嫌多。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两者不可缺一,若真要缺一,也只好舍其一,而保留后者。家庭——是我的软肋。我日里夜里都渴望远行,清晨在朋友圈各个导游的空间里捡漏,寒假想踏出国门走一走,因为活到二十岁也没出过天朝,而后十年,忙着恋爱、工作、结婚、生儿育女。待我真正了解自己时 发现牵绊太多,一走了之太难。

于是,退而求其次,唯有静心阅读能不迷失自我。

03

到三十岁才将自己准确定位成一个读书人,知道自己不能也不愿去做一个符合世俗标准的“富人”,因为是读书人,所以赚不了大钱,要做有钱人,只能去做生意,可我不愿意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去挣无限的金钱,做个读书人,我不会变得富可敌国,但是我能在生存的同时保证自己生命的厚重感和生活的品质。于是,物质上的极其富有恐怕是难达到,我能追求的就剩让自己的心灵通过读书日益富有,比物质,人外有人,比精神,我自逍遥做自由人。毕竟,于我,也仅此一条路可以通往精进和博大。

很多弯路都走过,但如今因为走心读书,而让那些走过的弯路都不白走,让曾经以为是白白浪费的青春都不再成为徒劳,因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成就了现在的你,不再是浮于虚表贪慕虚荣的你,不再是那个轻飘飘走路带风的你,不再是我行我素不计后果的你,读书让你更稳重,也让你学会思考,学会自省,学会独处,让你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独立。

我无法更赞同宋朝诗人黄山谷那句“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林语堂先生或将这一句解释为——你三日不读书,别人就会觉得你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往往是乏味的因而是不让人喜欢的。

还有周国平,将它理解为——自己三日不读书,就会觉得自惭形秽,羞于对人说话,觉得没脸见人。”

因为我自己也是如此,所以感受特别深。

04

如果不读书,别说十万字百万字,连一百字我也写不出来,就算写出来的字让人读来也是味同嚼蜡。

去年写了十万有余。写作于我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项日程。

今年的目标是至少三十万字 ,没有上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