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半井印痕书法

窮學以為常,讀書不覺晨。(No.663)

2019-06-20  本文已影响4人  半井居士
半井印痕No.663

第663枚。

石材:四川綠(可能)。素章。

印面大小:1.6×1.7cm。

釋文:常晨。

第一,説常。(見No.662)

第二,説晨。

晨字在《說文解字》中有兩個對應字:曟和䢅。

曟,房星,為民田時者。从晶,辰聲。晨,曟或省。(《說文解字》)

曟,房星;又是農民下田耕種之時。从晶,辰聲。晨,曟的異體,曟的省略。

䢅,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時也。辰亦聲。丮夕為“夕丮”(兩者合字,當為夙),臼辰為䢅:皆同意。凡䢅之屬皆从䢅。

無論哪個字形,辰字均有聲有義。辰的基本含義是從甲骨文看是指農民持農具下地耕種之時。

多數文字學家的解釋都是説辰象蜃肉足伸出狀,而農具蚌鐮即與貝殼形相仿。

持農具下田耕種之時為晨,勤於勞作方有收穫。所以我們說一日之計在於晨。

陶淵明寫自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是真正的田園生活,是那種“但使願無違”的精神快樂。

第三,刻印。

陰刻。縱向筆劃取略中間內凹的弧線,筆劃收筆處略加寬,內外兩刀。自己覺得大體上還是漢印的樣子。

這石頭有點意思,石紋中夾雜之深綠色頗類凍石在燈下可透光。

此印為國測班同學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