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和理家

不要说你做不到断舍离,那是你不懂这些

2018-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彭彭居和理家

《断舍离》流行后,“丢”成了整理中最惹人注目的字眼。

《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只是叫你丢掉品相不好,功能不合适的物品,封闭储存空间只放五成,敞开的只放满一成。

原以为这就是丢弃的终极样本,2016年,《她的家里空无一物》横空出世,女主人公自称“扔东西的变态”,活脱脱把家里丢成了不带家具的精装房刚刚交付的样子。

一众女性看得瞠目结舌,又隐隐地有些向往这种可以满地打滚,维护起来毫不费力的家。

更向往的,是这一份洒脱和自在。

断不掉舍不了离不开

在我的整理客户中,30岁以上需要工作家庭两把抓的女性,是丢弃的主力军。人将中年,负累依然太多,不想再被物品牵绊,因而向往极简。

有人一次性丢掉了自己全部的羊绒大衣,有人丢掉了占满整个客厅的沙发和茶几,还有人丢掉了家中90%的书。

客户在朋友圈和闺蜜群播报自己的整理盛况,朋友最常问的问题是:你丢了多少?

还有很多客户跟我说:请你来,就是帮我丢东西。

从喜欢丢东西的人那里,你看得到丢弃的快感。这里面有挥别过去的潇洒,又卸下负担的放松,有奔向新的选择的愉悦(是的,丢完就可以买买买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丢这么爽。前几天,《给小白的极简整理课》学员就发来这样的提问:

请问大家,自己的衣服的整理原则?

我衣服很多,总是喜欢买买买。

上班要求穿制服,所以很多衣服根本穿不上。

加上现在带宝宝,周末穿的也就是那些个休闲装。

可是,要我扔掉真真舍不得啊,那些衣服我都觉得好好看啊,都舍不得断舍离啊。

怎么办?怎么办?求救![发呆]

你以为上班穿制服的人就可以少买衣服吗?

错!

正是因为上班被强制不许穿自己的衣服,所以人才会在下班的时候爆发性地买买买,以填补不能穿自己喜欢的衣服的那种愤恨。

带孩子只方便穿休闲装所以那些正经的漂亮的衣服就能丢了?

错!

正是因为日日穿得松垮自己觉得不够精神不够漂亮,就会更向往穿着紧致合身的衣服,这些衣服不仅仅是漂亮衣服,更代表着过去自在、亮丽的个人形象,是怎么也丢不掉的。

没穿过几次,看起来很鸡肋的衣服就应该丢了?

错!

如果这衣服刚好买得很贵,你丢起来特别肉疼,你更舍不得丢。

(不要说沉没成本那一套,大部分人决策靠感性而不是理性的。)

很对人错误地理解了整理中丢弃的概念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其实是一种“甄选物品绝不将就”的态度。

丢掉的都是品相不好或者已经厌烦的,留下的都是品质上乘的。

而很多效仿者只是学到了丢这个姿势,丢掉的东西或许品相不好,留下的也不一定是喜爱的精致的。

而《她的家里空无一物》的原型缓莉舞,则是把丢弃作为一种“向死而生”的态度。

如果你对死亡的议题尚未准备好,或者你对待死亡的应对方式跟她是相反的,你想更多享受生活而不是放弃享受;

更多地拥有物品而不是放弃物品,那么你是丢不下手的。

山下英子和缓莉舞,都有自己的物品筛选法则,这些法则顺应了她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契合她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时间、精力、心理、人际关系、空间、财力等各个方面,所以人家丢成了神。

普通人不辨内情地依葫芦画瓢的结果,最终要么是因为家人强烈反对而作罢,要么是自己丢完以后又报复性地买回来作为结束。

那么,普通人的整理中,丢弃应该如何做?

最重要的是,丢弃不是整理的第一步,也不是整理的最后一步。

整理的第一步,是做规划。

了解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为此你需要什么样的物品,

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你的生活里。

接着在整理环节,

对物品进行全盘检视筛选

这一步才做丢弃的工作。

整理结束后,进入收纳环节,

根据物品类别,动线和家中收纳工具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收纳方式。

然后,就是漫长的,没有终点的维持阶段:

随手归位

保持物品进出平衡

具体到每个人在每个品类(比如衣服)方面要如何做好单品筛选总量规划,我建议参考三个方面的指标。

1.物理指标考虑家中收纳空间的容纳量。

如果是衣服,以放满衣橱的80%空间为宜,超过了就很难维持井井有条的格局,也不便拿取。

2.时间精力指标:能驾驭大量衣服的人都是精力充沛时间丰裕的。

(或者能用其它资源换取这两点的,比如定期请阿姨或者老人帮忙整理)

这样的人在人群中能很容易地被辨识出来:神采奕奕,中气十足,社交,运动,工作,家庭,再多任务压身也难显疲态。

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你就适合精简衣橱,因为要你管理那么多衣服,你会很累,必定牺牲休息时间,做完整理身心状态都容易糟糕。

3.价值观指标:

有人认为“物品不过是物品,没用的坚决丢掉”,

有人认为“物品里面承载了记忆和感情,丢掉了等于把记忆和感情也丢掉了”,

有人认为“我买得起,是因为我有能力,为什么要把日子过那么寒酸?”,

有人认为“物品不是彰显我财富身份地位的方式,

不过身外之物,不用执着”。

总之在极简和极繁两个极端中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没有一个位置是错误的,这个位置是你要的,最重要。坚定地做自己,别管他人怎么说吧。

珍藏回忆或者捐赠爱心吧

作为一个2岁1个月孩子的母亲,我不久前还是那位跟我提问的妈妈的状态:为了方便给孩子喂奶,总是穿着休闲装。只是我在孕中和产后,丢弃了大批颜色、款式和质地已经不再适合我的衣服,只有少数衣服被我留下来了,曾经我以为我再也穿不上这些衣服了,直到我在孩子2岁差一周时,因为乳腺脓肿被迫给孩子断奶。断奶以后发现,居然之前所有的衣服都能穿得上,我开开心心地拾起了旧爱,又结交了几位新欢。只是因为开始做整理了,结交新欢的态度异常谨慎。

所以我告诉这位学员:如果是品相比较好但是现在不穿的衣服,愿意留的还是可以留;再就是不要因为要带孩子就限制着装,美美的自己喜欢的衣服还是要多穿穿,才能让衣服物尽其用,而且穿漂亮的衣服,自己心情也会更好啊。

最后或许你还是要问,有的衣服确定不穿了,但还是舍不得丢,怎么办?

或许这件衣服应该进入你的“纪念品”区域,供你玩赏搓摩,回忆往事。如果是这样,那就好好收藏它吧。要知道,把它丢箱子底发霉不是珍藏它的方式,那是囤积,而非珍藏。

还有,很多人不愿意丢弃,是舍不得浪费在此提供几条以慈善环保的方式处理旧衣服的途径。

1.部分城市可以通过“飞蚂蚁”“绿袋环保”“京东公益”等渠道实现旧衣捐赠;

2.放小区旧衣回收箱,或者洗干净叠好放楼道口,写上“干净衣服任君自取”;

3.可以通过可靠途径捐助给其他需要的人。

总结我的观点:

1.不要跟风丢弃;

2.要制定自己的物品筛选标准,符合自己的情况和需要;

3.不愿意丢弃又不穿的衣服进入纪念品品类或者捐赠。

祝大家在2018年,通过整理获得井井有条,由你掌控的人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整理的内容,不妨添加整理小助手:jhlj2017,或关注:居和理家,来跟我一起开启“理物先理人,理家先理心”的整理人生第一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