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

2017-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甘同志gwq

人,赤条条地到世上,也赤条条地归于泥土。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样的话,人活于世又何必追名逐利?我忽然明白一首诗的涵义。

《生与死》,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诗人和谁都不争,他爱美丽的大自然和自己所爱的艺术,然后感受生命之火,感受四季更替,感受世界的赠与,感受生命中的一草一花。最后,生命之火灭了,就入土为安了。我想,能一生做自己爱的事,感受生命中的一切,这就是幸福的事,不必追名逐利,不必勾心斗角,更不必刻意得到,为失去而一直悲伤。歌曲《浪子心声》中,“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用心珍惜当下的所有,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这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生”的意义。

然而关于“死”呢?首先,我们应不畏死亡。史铁生为“死”思考过。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老到一定程度就会死亡,这是自然地规律,谁都不能例外。所以,我们应坦然面对死亡。“死”不单单是入土为安。我问自己,如果现在让我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愿不愿意?答案当然是不愿意。但是生活如此艰难,死了多痛快,一了百了,又为何不愿意呢?以前朋友向我开玩笑说,“你去死吧!”我会回答,“我死了,我父母以后咋办?”对啊!我们死了,谁来养活自己的父母。父母艰辛地养大我们,如果我们就这样离去,他们该有多痛心呀,他们又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生活是艰苦的,我们选择离去,岂不是让他们独自面对痛苦?这又岂不是太自私,太残忍了么?

此外,我们不想死,还因为我们有太多想做而没做的事。我们想长大以后到远方闯一闯;我们想去世界各地欣赏美丽的风景;我们想感受生命之海的波澜;我们想用双手考生命之火直到灭为止等等,面对那么多的“我们想”,我们又怎么甘心离去?除此以外,我们舍不得一些人情事物,不要说你“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都是混话,我们舍不得朋友、同学老师、父母,舍不得初夏秋冬,草花树木,虫鱼鸟兽,还有舍不得那一轮明月。

说到这里,都是讲人为何不想死,那么我又想问,为何要活在世界上呢?生,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为国而生,也为国而死,这是“生”重于泰山,“死”也重于泰山的。简单点说,人就是要为了自己的追求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兰德因为爱艺术,追求艺术,所以活在世上,那么任何人是不是都该如此?所以说,不想死就该好好活着,为自己的追求活着,用心去感受生命之火的温暖,这便是“死”的意义了。

“生命只有一次,请珍爱生命”,以前听到这句话,不以为然,现在才明白生命的厚重。身体是生命的载体,我们应该爱护自己,更应该爱护别人的生命,面对生死,敬畏生命。我相信世上的每一个存在都有它的存在意义,这就是“生与死”的意义了。

2013/11/14  晚

Photo by Sandis Helvigs on Unsplash

在这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感谢你读到这里!

未经“小甘同志”允许,不得转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