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01
今天下午女儿放学后,我从幼儿园接她到我的办公室,一路上聊的很开心。大概20分钟后到了办公室,孩子却开始哭声哭气的不是很“听话”。自己没有考虑太多,表情严肃地要求孩子有话好好讲。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当时我嘴上要求孩子有话好好讲,然而自己的语气中却满是责备之意,我自己都没有“有话好好讲”,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不到四岁的孩子呢?我当时根本就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之后我才反应过来,其实孩子当时很想玩一下手机游戏,但是又怕我不让她玩才会如此。
02
孩子在办公室玩了会,我又送她回家。回家后,我因为还要去上课,马上开门要走。孩子见状,有点着急,开始又哭声哭气的跟我说不要走。我当时急于去上课,又带有责备之意跟孩子说,有话好好讲。但孩子依然不乐意。这一次,我吸取了办公室的教训,大约三十秒内我就意识到,其实孩子是想让我陪她玩一下。于是,我轻轻的问她,你是不是想让爸爸陪你玩一下?孩子点点头。我爽快的答应了,并告诉她,我可以陪你玩,但是只能陪你玩几分钟,时间一到,爸爸就要走。孩子高兴的答应了,瞬间转悲为喜。时间到了,我走的时候,孩子非要从门缝里摸一下我的手!这可爱的小精灵!
03
其实,很多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看到孩子出现某个行为时,首先应该用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尽可能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一下。不要过于苛责孩子,很多时候,孩子很有可能只不过是想让我们陪她玩几分钟而已,或者是亲她一下,或者是夸奖她一句,或者抱抱他而已。你的一个很小举动都会让孩子激动不已。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作为大人的我们,请尽量站在孩子的高度思考问题。
另外,前面提到孩子玩手游的问题,在此顺便再谈谈我的看法。在孩子玩手游这个问题上,我认为不能够一刀切——既不能放任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也不能完全限制孩子一点都不能玩。前者因玩手机导致高度近视的,已屡见不鲜;后者,完全不玩也不是很恰当,因为现在有很多益智游戏做的确实挺不错的,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有一定帮助。比如,我女儿就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了很多儿歌,而且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学会了很多汉语拼音。我的做法是:提前和孩子约定好,玩几分钟,并且每次用手机调好闹钟,时间一到,就立马停止。这样的好处是,既满足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自制力,甚至还能学点知识,一举多得。尤其是在锻炼孩子自制力方面最为明显。我们先换位思考一下,你想想看:作为成人,当你正在玩某个游戏玩的很高兴,很投入很hai的时候,突然有人打断你不让你玩了,很多成年人都难以做到,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以同样标准要求孩子,孩子却能严格遵守,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方面,我女儿就做的非常好,闹铃响了,她立马就把手机还我,有时我看她正玩的高兴,而且还那么遵守约定,我都忍不住想:自己这样是不是太残忍了?有时为了鼓励孩子,我特意告诉女儿,你做的非常棒,爸爸额外奖励你几分钟,把这段玩结束。每当我这么做的时候,我明显看的出孩子眼中的激动和惊喜!所以,爱孩子,更要懂孩子,他们是上天赐予我们,最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