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丨心理学基础30讲--告别自我中心思维【笔记】

2020-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米饭拌红糖

1.自我中心的本质:“你是宇宙中心”

自我中心,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自私。

自我中心在心理学上是指:我所看到的一切也应该是别人看到的一切。我所感受到的一切,也应该是别人所感受到的一切。我的视角也是别人的视角,我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

举例:地心学说。也就是所谓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原因:我们从一生下来就抱有一个顽固的思维模式,这个顽固的思维模式就是自我中心。

2.自我中心的极端表现就是自闭症

举例:你告诉小朋友卡片上的动物是小鸟。然后你问他“我看见了什么?”他会告诉你是小鸟。

结论:小朋友出现的这种现象,如果延续到成人的话,就会是一种心理疾病,叫做自闭症。

自闭症的人,始终认为,我所看见的世界就是你所看见的世界,我此时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所以他们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和语言沟通。

3.你看到的世界和别人有很大的不同

实验1:用手敲击节拍,让朋友猜歌名。你认为有多大概率能猜出来?(答案是零)

实验2:  穿奇怪的T恤出去走一圈,你认为会有50%的人注意到你穿了一件奇怪的T恤,事实上呢?(答案是只有不到20%的人)

总结:这种现象,我们成为聚光灯效应,也就是说无论在哪儿,你都会认为聚光灯是永远打在你自己身上的。

4.摆脱幼稚的自我中心

即使我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思维还经常带我幼稚的自我中心。

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独立的心理世界。所以,你所构建出来的心理世界和别人所构建出来的心理世界是不一样的。

我们必须得承认个体之间的差异,我们必须得珍惜每一种思想的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