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清明那方
文/九月沉敛就是嘉舍小主
摄影及图片处理/九月沉敛就是嘉舍小主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6197/e2f9b3137d6c9b0a.jpg)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并称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它们像四员大将般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瑰丽文化。而清明同时又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位列第五。
在仲春与暮春交接之际,在人间四月天的伊始,清明如约而至。春天的队伍总是热热闹闹浩浩荡荡的,清明显得有那么点儿格格不入,它自带清冷气质,仿佛是按下了万物生长的暂停键,转向了生机蓬勃的减速带。
在清明前夕是寒食节,这里有晋国大夫介子推“割股啖君”的典故,为纪念介子推的贤孝忠贞,晋文公下令在寒食节这天禁烟火,食冷食,时光流转的漫长岁月里,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合二为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清明前后多半会有雨纷纷的天气渲染氛围,江浙一带民间有“清明要明不得明,谷雨要雨不得雨”的说法,这也从侧面说明清明是给人以清冷感觉的一个传统节日和节气。那看似漫不经心又淅淅沥沥的雨丝飘落,打湿绽放的繁花枝头,满地落红会化作春泥,只为滋养下一季的万物生长。若遇上在日间的喧嚣忙碌渐渐止息的这样落雨的夜晚,我们会发现对故去亲人的思念并不只在秋天。
缅怀故人是清明的重要活动,无论他们已经离去多久多远。追忆往昔的点点滴滴,在踏上还沾着雨露的青青草地,手捧一束洁白的思念之花,故去亲人对我们的关爱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们也会化作春泥,化作清风,在身后远远地凝望着你,将你温柔地轻推向前方。我的双眼会蓄满泪水,背后已是与父亲、奶奶和外婆间无法跨越的山川湖海,还有那漫山遍野先烈的忠骨。于是这泪水在思念忧伤中又会微微笑着,坚定勇敢着,因为我们心底也拥有了无可取代的山川湖海。
踏青出行也是清明的重要活动。这行走的过程,也是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段路。无论登高望远还是徒步穿过树林,满眼望去已是春和景明的人间好时节,在路上我们会收获愉悦收获希望,也许还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就像“无心插柳柳成荫”。在路上也会有荆棘泥沼,但艰难险阻可以磨砺我们,渡劫就是渡自己,古人早已将经验和智慧用诗句告诉了我们,就像“春色满园关不住”,就像“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时候,就只管去思考去努力,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在步履不停的光阴里,我们也不断成长着,会发现会领悟,“清明”是多么富有深意, “清”是“清风”“清静”“清醒”,还是很多很多,“明”是“明月”“明亮”“明白”,也还有很多很多,它是遥远的可以穿越时间的永恒惦念,也是人世间芸芸众生都应该明了的睿智,心怀的能量……我愿我心向着清明那方。
向着清明那方,山海终相逢,珍重望春风。向着清明那方,去乘风破浪,去实现理想。
(本文以别名《步履不停》已见刊于2024年4月4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副刊版,因篇幅有限等原因有改动,本文为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