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

论可知论的两个重要假设

2019-01-12  本文已影响42人  熊建文

可知论,简单的说,可以概括为世界上的知识都是可以被人的意识所认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以往可知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引入实践作为意识与知识的桥梁,结论也是强调知识可以被认知。但是可知论的成立应该依赖于两个重要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世界上的知识总量是有限的,即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知识应该是个有限的总体,或者知识的增长有个稳定的态势,保持增长上的稳态(如果知识的增长是减少的,那么知识最终趋于有限)。那么问题是知识的总量是有限的吗?我们假设这里所讲的知识是指广义上的定义,即所有的现象、规律都可以作为知识进入意识体系,包括人类社会的知识和自然界的知识。人类社会的知识,显然应该是指数级增长的,无论是计算机领域的算法,还是社会经济、传播、心理问题,知识总量都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增长,同样在未来也应该维持增长态势,因为人类活动总会带来可预期和不可预期的知识增长,而这一类的知识增长都超过人类创造同期知识增长时可以认知的水平。而自然界的知识,也不是固定不变或者维持稳态的,自然界时时刻刻同样在发生变化,无论是物种进化、物种繁衍还是气候变化,都会产生大量的新知识,而我们可以较为合理的认为每一时期自然界变化所产生的新知识,超出同期人类所能认知的水平,即使考虑到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但自然界知识的范围之广,包括陆地、海洋和宇宙,同期变化与人类认知不可相比。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知识保持增长,那么知识总量有限的假设也就不成立。

第二个假设是人类无限繁衍,“子子孙孙无穷尽矣”,所以人类认知水平是无限的。这个假设严重依赖于人类物种的稳定性,但是从长期来看,人类物种很难说能够维持稳定,总会面临自我灭绝、被动灭绝或被其他物种代替的命运。人类自我灭绝,包括自我资源枯竭、自我残杀等可能性,通常认为可能性较低;人类被动灭绝,包括太阳能量耗尽、小行星坠落、中子星爆炸等各种可能性,如果人类没有达到可以脱离地球寻找新栖息地的科技水平,也避免不了被动灭绝;人类被其他物种代替,可能是物种入侵,也可能是人类被动灭绝后,其他物种成长为新的智慧生物,可能是人类灭绝的原因,也可能是结果,但是就人类物种本身而言,很难说可以脱离灭绝的命运,无限维持下去,这对于任何一种物种都是近乎于不可能的,考虑到人类物种的诸多局限性,特别是人类物种特征的稳定性导致进化困难,人类也很难成为高级生命形式,从而脱离低级物种相对于时间的无可奈何。总之,人类无限繁衍的假设很难成立。

但是可知论所依赖的两个重要假设是否一定局限于上述分析呢?

就人类无限繁衍的假设来说,如果我们放大这一假设,从可知论的角度来说,只要存在有意识的智慧生物,那么认识活动就会一直进行下去。这里假设就成为了智慧生物的无限繁衍,即使人类这个物种不见了,也会有其他智慧物种来代替,完成知识的认知。那么智慧生物能否完全认识知识,就取决于智慧生物的认知水平增长速度是否超过知识的增长速度,如果智慧生物的认知水平增长速度超过知识的增长速度,而智慧生物无限繁衍,那么知识便是可以被认知的。但是智慧生物无限繁衍,依赖于有意识的智慧生物一直存在,而且保持灭绝、替代、灭绝的循环,每一种智慧生物同样很难脱离灭绝的结果,要保持智慧生物的无限繁衍,就需要有新的智慧生物不停的出现、进化,但是即使智慧生物的物种种类是无限的,要保持认知水平的增长,特别是认知水平增速超过知识增速,就需要各种智慧生物要么相对稳定的同时期出现,不同水平增长,要么智慧生物的接续能够继承前一代物种的认知水平,保存知识水平的增速,但是智慧生物相对稳定同时期出现不太可能,而物种代替也是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也就是智慧生物认知水平增长必然是增速增长、放缓、增长的过程,而知识的增速,特别是自然界知识的增速,不一定会放缓。

智慧生物无限繁衍的假设也不一定成立,如果成立,而每种智慧生物都同人类一样不可无限繁衍,那么认识过程就会陷入无限循环,每一次新物种的出现,都是认识从多到少,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同一物种的认识有限性,对下一个物种也同样成立,无限循环不可解。

但是智慧生物是否一定会一直存在呢? 这也很难说,智慧生物的存在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初期一定是没有的,因为初期能量不足,而智慧生物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但是智慧生物在未来是否会一直存在,就取决于智慧生物本身存在的意义,即宇宙为什么要繁衍出智慧生物来? 是因为需要能量耗散,从而保持熵的增长,还是物种进化的规律,就是低级到高级,不断出现高级生命形式? 这都很难说,至今也没有合理的理论来论述这个问题。

同样,如果我们收窄第一个假设,即知识的定义,认为知识仅指人类或智慧生物所能认知的部分,也就是意识所认识到的,才是可知论所指的知识,那么知识肯定是有限的,因为随着意识的消亡,知识也就到头了。但是这个定义的问题在于,如果这个定义成立,那么此时此刻,知识就到头了,根本不包括尚未被认识的部分,而承认尚未被意识认识的部分也是知识,那么知识的狭义也不能适用于可知论的范畴。

此时我们就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知识包括尚未被认识的部分,那么知识就不是有限的,如果知识仅是指意识所认识的部分,那么此时此刻知识就是有限的,而且知识已经被完全认知了,而为了可知论成立收窄知识的范围,显然是不可取的。

但是从广义上来说,要使知识总量是有限的,就要假设知识保持稳态,或者增速下降,或者相对于人类或智慧生物认知水平的增长,知识增长慢于人类或智慧生物知识水平增长。这样知识总量相对于人类或智慧生物而言才是有限的。

可知论认为人类是可以完全认知所有的知识的,因为人类无限繁衍,所以人类的认知能力无限,但是这一结论取决于两个关键假设,知识总量有限,人类无限繁衍。要使这两个假设成立,则需要更多的假设,包括智慧生物无限接续、智慧生物一直存在、知识增长慢于智慧生物认知水平增长等等,而每一个假设都不一定成立。

相对于可知论,不可知论所要依赖的假设更少,根据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果两种理论都可以解释同一个问题,那么选择假设更少的那个。与其为保持可知论成立而维持诸多假设,不如放弃可知论,转向不可知论。只要不影响人类认知的增长,在哲学上认为世界不可知,是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