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阳到凯里
从贵阳到凯里
“小杨,开慢点儿,开慢点儿。”贵州的区域毛经理坐在区域的公务车里神情紧张的说。
“好的,领导!”司机精神抖擞,微笑着一瞥道。
这是我协同毛经理去往凯里走访市场,拜访客户行车途中速度与激情的一幕。
看着前方蜿蜒曲折的高速公路,汽车风驰电掣的速度从110迈慢慢降至了80余迈。毛经理这才轻轻松了一口气,悠闲地转过头观赏窗外的沿途风景去了。
乌云紧锁着天空,浓雾裹藏着太阳,风微微吹着,似有一丁半点的雨丝含射而来。勾连的山脉峰峦叠嶂,横亘千里,铺向远方,浓雾迷蒙,笼罩着远处群山,隐约能看到山颠的雪白。公路依山而建,萦绕盘旋。另一侧,山溪混流,形成江河,向低洼处潺潺流去。车,一路前行,不一会儿,穿越好几座大桥,途径好几个隧道,有时盘旋向上,有时谨慎下行,沿途风光一览无余。
正是贵州的地理环境独秀卓奇,山水独特,才造就了多彩贵州的在外美名。俗话说:“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直接了当的说出了贵州多雨、多山、多水的奇特地貌和异域风情。省会贵阳,更是一语中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很难际遇,总是雾气弥漫,阴云层层不见日光,夏伏不燥热,秋冬雨如霜,因而一言以蔽之,爽爽贵阳!
在云贵高原上,贵州并没有遵守传统意义上高海拔平坦开阔的原野概念,而是独秀于大山深处另辟蹊径,别有洞天,成就丰富多彩的壮丽篇章。在贵阳,所有的城市建筑,都仿佛在争择一席平坦之地,尽可能的建摞高层,充分利用有限的平原空间,以此阐释了城市在山间开辟的传说。来贵阳几次,总能看到高楼大厦林立起伏,楼与楼之间近在咫尺,好像在品头论足,互较高低。然而,站在群楼之间,光线幽暗,气流不畅,甚感压抑。走进去,手机信号几乎衰减到没有,不经意间时常掉线。居高临下,道路拥堵异常,且有一定坡度平缓,隧道接连,车辆人群都行进缓慢。所以,这也是大城市的弊端。
逃离贵阳,去往凯里,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小城,一个极富民族风格的市佃。随着一路驱驰,就能看到四散依山临水的村寨农庄。山清水秀,炊烟袅袅,拿出手机,抓拍同框,似有美景典范。险峻的山崖陡峭雄峻,独秀一隅,如滇边石笋般孤傲挺拔,不可一世的笑傲群山,苍松耸立,翠柏横生,层云拱绕,指向星天,这就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一角。说下就下,刚出一个隧道,车外就迎来了蒙蒙细雨,司机即刻打开雨刮,才勉强看到早已湿润的道路。随风鼓劲,树枝向我们摇曳招手,行礼致敬,貌似示意欢迎的检阅。雨也密密斜织,点点滴滴飘落车窗,仿佛给流动的观景窗口打上了模模糊糊的马赛克。刚刚入冬,秋色在山间还有依存,随车前进,向后流淌。远处近处,墨绿的底色上,总有红黄成熟之色,点缀的如若画卷,雾气腾腾弥漫,营造出一派瑶池仙境的景观,诗情画意当在其中。
薄雾浓云绕山峦,驱车疾进过天边
迷蒙瑟瑟作美景,不阻行车即安全
经贵定,过龙里,经停两个收费站,在迷人的仙山深处行车三个小时许,汽车缓缓进城,经过风雨桥装饰的收费站,终于驻足停下,便知道抵达了黔东南的凯里。
夜幕降临,凯里的小雨淅沥淅沥地下着,路上灯火通明,人流、伞盖攒动,熙熙攘攘。
我问:“到了?”
城市经理忙说:“到了。我家就是凯里下面县里的,这里常年多雨,晚间下雨更是频繁。”
我向周围一瞥,风格古朴典雅的民族风情建筑随处可见,尤其街道,极具古风特色。一座座牌坊、风雨桥,苗楼,都带有苗侗的民族风格,美不胜收。古典的角楼矗立,虽历尽沧桑,依然如故。
到了酒店,随意翻看一本凯里黄页,不由得对凯里的“百节之乡”这一称呼赶起兴趣。书上说这里一年中大小节日丰富多彩,多达200余个,并做了介绍和图片展现。这些节日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斗牛赛马,有的赛龙舟、玩龙灯、点火把、唱傩戏……等等。都能体现凯里丰富的民族风彩气息和灿烂的的乡土文化情怀。
酒店的窗外,细雨星星点点,潇潇而下,但仍有身着苗服者在广场簇拥高歌,广场舞也跳到不亦乐乎。轻盈剔透的雨下,歌舞洋溢民族韵味,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啊!印象贵阳,苗乡凯里!山路十八弯,连接着这两个迥然不同的城市。虽然首次来临,倾其无语的民族风彩和魅力,必将永久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