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风景旅行·在路上散文

春日陌上纤    来赴文游台

2017-06-20  本文已影响65人  一玄子

  ——春申湖文学社采风纪实

          这次春申湖文学社采风活动安排去兴化、高邮,对我这个不通地理的人来说,只知道高邮特产双黄蛋,不知高邮在哪里,经办公室同事告知,高邮位于苏北属扬州地区。

        清明过后的第一个双休日,春申湖文学社奔赴兴化、高邮采风。周六上午去看了“”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兴化千垛油菜花,下午参观了“如清竹般劲挺,如兰花般高洁"郑板桥的故居。两点多就出发去高邮。一路上同行的文友谈到高邮的文化名人,宋代的秦观、当代的汪曾祺,高邮竟也是如此人杰地灵的地方,出乎我的意料,可见我的孤陋寡闻。

          从兴化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达高邮。三点多到达酒店,时间尚早,导游带我们去高邮城兜一圈,高邮城确实不大,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兜一圈了,导游在车上简单给我们介绍了高邮的历史、名胜、名人、特产等,并多次提到高邮于去年被国家评为历史文化名城,很多地方在修复建设中。

          第二天早上,先去拜镇国寺,再去高邮湖,只是因天雨风大又寒冷,只能作片刻停留。接着去了盂城驿,一个保留最完整的古驿站,也因为这个傍着古运河的驿站,高邮得以唯一以“邮”命名的城市!

          高邮的最后一站就是“古文游台”,车开在街道上,导游指着前方,远远看见一个石牌坊。下车走近牌坊,上面镌刻着遒劲有力的“古文游台”四个大字,导游介绍这四字系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大诗人王士祯所题写。

        走过牌坊,来到大门,接着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建筑,白墙灰瓦,雕梁画栋,深红色梁柱门厅,古色古香,充分衬托出文游台灵动的文气。门厅悬挂的是著名女书法家萧娴题写的“淮堧名胜”横匾,第二个字我们都不认识,导游说读“luan”。门口蹲着俩只石狮子,裂开大嘴,似乎笑迎天下文人墨客!

        文游台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原为东岳庙(即泰山庙),元丰七年,即公元1084年,因大文豪苏东坡经过高邮与本地乡贤孙觉、秦观和寓居高邮的王巩会集于此,他们登台游览,饮酒赋诗,谈论政治。广陵郡太守为纪念这次群贤聚会,故称这里为“文游台”,并请当时著名画家李公麟作画并刻于石上。从此,这座本来依附东岳大帝神韵的庙台便独领风骚,历代多少文人雅士纷纷登台观光,把酒论文,留下千古不朽的诗篇;当代又有多少名人学士到此寻根问祖,感慨万千,佳话传神。

        我们一群人陆续穿过大厅,拾级而上,文游台筑在一个小山丘上,苍松翠柏,亭台楼阁,在阴雨绵绵的春日,更显幽静。紧接着进入人们视线的便是一代风流才子秦观手持书卷、极目远视、志在必得的塑像。记得秦少游必知《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首《鹊桥仙》劝慰了从古到今多少分离两地聚少离多的情侣,安抚了多少寂寞难耐相思成疾的多情之心啊!

        秦少游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总是个风流才子的形象,他与苏轼之妹苏小妹之间的爱情故事也广泛流传。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第十一卷中记载苏小妹与秦观的故事便是“苏小妹三难新郎”。我们笑着问导游:“是不是因苏轼欣赏秦少游的文采,把自己的才女妹妹介绍给他,缔结了这段风流佳话的?”导游告诉我们秦观的正妻叫徐文美,是高邮本地人,而非苏小妹,其实历史上没有苏小妹其人的。有人统计,秦观留传下来的四百多首诗词,约四分之一为“爱情诗”,而其中的主人公绝大多数是青楼歌女。一日,在席上看中一个歌妓,于是赋《满庭芳》,开头一句是“山抹微云”,后来就是“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秦楼薄幸名”了。可见,秦少游这风流名号可谓名副其实啊!

        文游台前为盍簪堂,导游说这是文游台最有艺术价值的地方,四壁嵌有《秦邮帖》,乃清代嘉庆年间高邮知州师兆龙集苏东坡、黄庭坚、米元章、秦少游等名家书法,由著名金石家钱泳勒刻而成。导游还给我们读了黄庭坚写给他岳丈大人的信,因是劝慰被贬的老丈人,所以字迹颇显工整。大厅中间有一块平放在桌面上的碑帖,据说是苏轼饮酒后所书,文中所书用上他的各种字体,飘逸隽永,豪放不羁,一代大文豪大书法家的旷世才情可见一斑。

        我们出盍簪堂再拾级而上,就到了文游台景区的主体楼——文游台。台为重檐歇山的两层楼厅,下层东西两壁嵌有苏轼、秦观的墨迹《秦邮碑帖》上下两卷,刻石12块。上层是铺着红木地板的大厅,除了墙上的一幅画,没放什么摆设,显得比较宽敞。在没有高楼大厦的古代,文游台是高邮城的制高点,更是一块风水宝地。站在文游台前,放眼远眺四周,高邮城尽收眼底,向西望去大运河、高邮湖烟波浩渺,更显灵动。秦少游所描绘的“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环以万顷湖,天粘四无壁”的水乡自然景象尽收眼底。

        接着,我们参观了汪曾祺纪念馆、名人园、四贤祠,沿着回廊向西,穿过草坪来到秦少游读书台,读书台院墙外是一片小竹林,这些竹子青翠欲滴,竹影风声,环境幽雅,竹林中还掩映着一座古式石亭,真是读书的好去处。

    “风流不过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一代风流才子秦观勤勉一生,工于诗词,才情过人,文笔绮丽。但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真是“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怀抱百忧中”啊!

  “纤云弄巧湿泪痕,望海潮头惊魄魂。文游台前思千古,清丽词采誉乾坤。”文游台留下的文坛佳话将一代代的传颂流传。

      两天的行程是短暂的,但我们来赴的却是这些文学大师们的千年之约,一路行来,宋代的秦少游,清代的郑板桥,当代的汪曾祺,这些文学先贤们赐予了我们一场精神的盛宴,采得唐诗宋词,熏染古韵今风,这大概就是文学社采风之意义所在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