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桃苑内刊竹桃苑最美散文、诗、短小说收藏夹

隔离日记第1天:居家隔离70天,终于迎来14天居家隔离

2020-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断鹂

2020年4月2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是回京正式隔离的第一天,一家人居家隔离。早上端妃在美团买菜上下了个大单,不到十分钟就送到小区门口了,居委会大姐和保安大哥一起送了上来。刚开门,大姐就拉着大哥下楼了,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大意是小心为妙,这病毒楼道都可以感染。一股消毒液的味道扑面而来,应该是早上喷洒在楼道里的。

我在京东上买了一些生活用品,最要紧的物资是淋浴软管和接头,涉及到能不能洗澡的问题,对端妃来说,是个大问题。下午快递送到的时候,给居委会打电话的时候,被善意地说教了一番,网购尽可能下大单,封条不能反复揭,不然会增加传染风险。我一再允诺,这个快递送完,物资肯定可以持续一个星期以上。哪知道京东系统太会开玩笑,愣是留了一箱酸奶,第二天送。这意味着明天还得开一次门。

今天写日记的时候,端妃感慨万千,说自己文采不好,要不真应该记录一下昨天下车回家的盛大场面的,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临危受命,答应代为记录。但是动笔之前,我依然不相信这种回家方式是真的,跟做梦一样,带着浓重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镜头应该推回到3月30号,那天是周一,在老家整好住满70天。我们在支付宝“京心相助”小程序上提交的返京申请得到了批复,系统发送给我们购票链接。G4816次列车,从来没有在12306上出现过的车次,是这次湖北非武汉区域返京四个运输方向的东线列车。始发站是黄石,行经鄂州、孝感北。我们4月1日11:08,从孝感北站上车。

选定回京日期的时候,出现了小争议,端妃不愿意选4.1,感觉那是个不吉祥的日子。17年前,她的“哥哥”就是在4.1离开的,而那一年,中国爆发了SARS疫情。我坚持选择4.1这天。我们这些曾以为不可一世的人类,被看不见的病毒愚弄得惮若惊蝉,连最为重要的春节,都不能相聚,难道不值得自嘲么?

准备物资的时候,端妃着了魔。她发现什么都缺,只有医用口罩,没有儿童口罩,没有一次性雨衣,没有浴帽,没有护目镜,没有缠行李的保鲜膜……在农村里呆了70天,就是3.15县城解封后去了趟县城,当时主要报复性采购生活物资,没有准备回京物品,因为当时010-12345给我们的反馈仍然是禁止回京。

不过,我觉得端妃有点小题大做,有医用口罩就行了,只要大家都戴口罩,风险就没有那么高,因为发热病人根本进不了站。端妃不屑地瞥了我一眼,到时候你看,比我们夸张十倍的都有。我还真不信!

走的前一天,去县城大妹妹家住了一夜,方便第二天上午采购物资。结果去了两家超市,浴帽没有、一次性雨衣没有、儿童口罩没有。服务员大姐说,年前到现在,都没有进过新货。医药酒精是从旁边药店买的。妹夫上班没法送站,只好打了个滴滴。到高铁站下车后,我们一口气把一瓶酒精喷完了。互相喷衣服、头发,喷行李。

进站先向志愿者出示绿码,然后向警察登记个人信息,最后才是站务员测体温,验身份证、车票。到了候车厅,才是大开眼界的时候。所有人都分散站立,所有人都戴口罩。很多人戴上了N95口罩,有些孩子没有儿童医用口罩,戴着耳带打结的医用外科口罩,娇小的脸庞,被硕大的罩布遮盖得所剩无几,露出的双眼惊恐地打量着周遭的世界。头戴浴帽的,捆围巾的,不在少数,很多女士都穿上了一次性雨衣。

我们车厢有个最土豪的小伙子,穿了一身医用防护服,从前面看像大白,从后面看像熊大,还佩戴了N95口罩和医用护目镜。开始我以为是车上的医护人员,结果一路上不见他离开座位半步,才知道是普通乘客。不得不感叹他的物资调配能力。

一路上没有人吃东西,列车也不提供午餐。目之所及,连喝水的人都没有。历经病毒折磨的湖北人,练就了超强的自控能力。

我和端妃本不在一个车厢,挤上她的六号车厢,选个空位一路坐到北京,未见打扰。因为中途只停靠了三个站,郑州、石家庄、保定,但是不开门。熙熙一路也是戴着改装过的外科口罩,呼吸不畅通,有些缺氧,但一次也没有拿开过口罩。快抵京的时候,她实在饿了,把口罩往上拉,盖住了眼睛和鼻子,摸索着往嘴里塞了几粒青豆。我用眼神警告了她一番,及时给她更换了新口罩,她吓得好半天不敢咀嚼。

上次警告她还是在3.31。因为得知4.1可以和我们一起回京,3.30,她吃完晚饭高兴得跳了一个多小时的舞,累得满头大汗,脱了外套,大概是着凉了,第二天早上有点咳嗽。我陈述了一遍上车的硬性规定,一定不能发热,不能咳嗽,不能打喷嚏。她一听就再也不敢咳嗽了,几次差点咳出来,她用手捂着嘴巴,硬生生憋回去了,把脸憋得通红,眼泪都憋出来了。

只用了三个多小时,列车就到了北京西站,盛大的出站场面开始展现。

出闸机,四个硕大的黄字缀在红色的幔布上——欢迎回京,旁边竖着一个小牌子补充道——欢迎回家。穿着简易手术服的各区志愿者,高举着写着区名的红招牌,诸如海淀区、朝阳区、顺义区等。各区分散列纵队。区工作人员各自制作了醒目的可粘贴袖牌,上书“海淀欢迎您回家”等字样。

湖北人走的是特殊通道,和其他旅客隔离开。顺着通道爬上地面,各区大巴已在此等候,行李统一存放在底层行李间。围绕着大巴维持秩序的有医生、志愿者、警察、值班官员、车站工作者,熙熙攘攘的,忙而不乱。感觉车外面的人并没有比车里面的人少多少。大巴座椅上全部罩上了一次性罩布,84消毒液的味道还没有散尽,所有窗户包括天窗全部开启。大巴驾驶室包括副驾和主车厢之间,被网阻断了。司机和调度员都穿着防护服。

一路都是春的气息,湖北的春天已经开罢,北京的春天正在盛放,绿化带里的梅花、樱花、连翘都在撒欢。一不小心,过了一个PLUS版春天,如果运气好,出来之后,应该还能踩着春的尾巴。

大巴把我们拉到了海淀区四季青桥绿馨家园。这是海淀区集结点,海淀区的湖北人没有独立住所的将在这里安排集中隔离,有独立住所的,将在这里分流到各街道。每个街道一个帐篷,帐篷门口贴着街道名称,棚顶斜坡上印着四个白字“福利救灾”。集结点配了一个“卫生防疫处”,一个“医学应急中心”。穿着简易手术服的工作人员严阵以待,见我拍照,年轻的工作人员会招手回应,我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的确不容易,在毒辣的阳光下,还要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下车取完行李箱,就要步行去找对应的街道。在广场中央,许多红带子隔离出了无数通道。在去往广场中央的通道上,站满了穿着防护服的消防员,间距不到两米,都背着消毒喷雾器。我突然想到《辛德勒名单》,只不过在电影里,列队的是端着冲锋枪的士兵。

每个街道大约配备三名工作人员,分别负责举牌、拍照、录名册。我们找到印着“欢迎回家,让我们共同守护家园——中关村街道”的牌子。跟着牌子来到帐篷口,测体温,登记身份证号码,然后每户赠送一份礼物——衣物消毒液、免洗洗手液、酒精喷雾。

街道的运输车辆是面包车,开动的时候,由警察开车护送。这次护送我们的是两名外地警察,不熟悉路况,到了小区附近还绕了两个圈。首都的警察都不够用了,可见这次进京工程之庞大。面包车的驾驶室,被塑料薄膜严密地封起来了,只能听见司机说话,看不清真面目。车上满是消毒液的味道。

到了小区门口,居委会工作人员已在等候。一名大姐伸长手臂,倾着身子递过来两份资料,我大步迈过去准备接,大姐却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差点崴到脚,我意识到自己的唐突。“湖北”两个字的震慑力起码要持续一年以上了。在两份“居家观察承诺书”上签完字,进小区。我匆匆忙忙瞟了一眼小区中央的海棠,还是红肥绿瘦。

警察和居委会一路护送,警察大哥要帮忙拎箱子,我于心不忍地分给了他一个小箱子。警察大哥问我从哪里来,怎么在网上提交的申请,为什么要住这里,是不是为了孩子上学……我一一认真作答,因为旁边的工作人员正在录视频呢。

进了家门,端妃快速地收拾了几包垃圾,递到了门外。警察大哥和居委会大姐反复强调,一定不能撕封条。要网购一定要下大单,不能小包裹不断。大姐说话语速很快,仿佛舍不得把嘴里的气体吐完,有点喘。话还没说话,就把封条贴上了。第二天出门取菜的时候,才看清封条上写的字:我从湖北回北京,主动居家隔离中,亲朋好友如牵挂,语音视频心意通。

冰箱里臭气熏天,绿扁豆变黑了,茄子断成了好几截,黄瓜烂成了浆糊。地上塑料袋里的土豆和白萝卜都不是原有的样子,不过都渗出来许多水,霉味占满了整个厨房。蒸锅年前最后一次蒸的大概是馒头,没有及时清洗,滤罩中央生出一团圆形的霉花。阳台上的绿植全死了。卧室里的两棵绿萝,变成了两盆枯黄的叶子,叶子焦了,一捻就成了粉末。有暖气的密闭空间,水分蒸发惊人呐。

大约五分钟后,居委会打电话来了,正是刚才贴封条的大姐。她在电话里说话,语气平稳多了,不紧不慢地给我念注意事项。每天要上报体温,出现发热、咳嗽和气促等呼吸道症状要及时报告,不出门,网购不买重东西……

作为一名湖北人,客观来讲,本次回家之旅,感受并不好。所有流程都建立在假设你是一位病人的基础上,所以各种防防防。但是不得不说,这也许是当前最合适的方式,尤其在境外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加强内防扩散,完全能够理解,要对所有人负责。

感谢所有纳税人,感谢所有志愿者,感谢政府的精心安排,感谢警察,感谢居委会工作人员,感谢物业,感谢邻居……最后,感谢自己,记录下这一路的点点滴滴,充实2020年的记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