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遗珠》读书笔记02:我的“猫狗观”
早晨六点清醒过来,开始坐到书桌前打开电脑放音乐,然后看书,这段时间,我将早上的运动时间都蠲除(“蠲”音同“捐”,意思是免除,是我今天早上新学的词),用来读书了。
猫和狗《雅舍遗珠》的第一辑是“亦知柴米贵”,是梁实秋先生关于生活琐事的一些思考和感悟,而第二辑“时闻鸡犬鸣”,则是关于小动物们的合辑,最主要的,是有关狗、猫、鼠、骆驼等。今天早上,我阅读的,是关于狗和猫的文章,借此,我也来谈谈我的“猫狗观”。
01 关于狗
梁实秋先生在这一辑里,先写了两篇关于狗的,其后多篇关于猫的。他和我一样不喜欢狗。
我不喜欢狗,也不知是为什么,仔细想起来,大概是不外这几个原因:一、怕狗咬;二、嫌狗脏;三、家里的孩子已经太多。——梁实秋《狗》
这是《狗》这篇文章的第一段,我觉得我与先生是如此地有共鸣,简直写到了我的心坎儿里了。我对猫狗其实没有什么观点,因为我既不喜欢猫也不喜欢狗,前者我尚能忍受,对后者,我则是相当惧怕了。究其原因,大抵也逃不过这几个原因了。
梁实秋先生在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他几次与狗之间的相处,先是采取“怀柔政策”,给狗喂食,结果被狗咬破了裤子,之后改变策略,“予打击者以打击”,虽然没被狗咬,也相当吃力。这一段很有趣,若是我的邻居也养了一条狗,大概,我也会这样跟一条狗“斗智斗勇”了吧。
瘦骨嶙峋的流浪狗《一条野狗》则讲的是一个略显悲惨的“狗生”的故事,一条野生的母狗在梁先生楼下的餐馆附近谋生,如同女人独自打拼会异常艰辛一样,一条母狗想要在餐馆附近抢夺一席之地,也异常艰难,于是,母狗“未婚先孕”,生下了五只小狗。餐馆的主人出于恻隐之心,照顾着母狗母子。
可是,母狗幸福的生活只是昙花一现,某一天,母狗被城市屠狗队抓走,限期三天认领,否则集中消灭。母狗再也没有回来,餐馆的主人将其中的三只小狗送人,留下两只小奶狗。可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小奶狗尚不知自己的狗妈妈已经离世,也不知,什么时候自己的命运也会重蹈母狗的覆辙。
如我这般避狗如避蛇蝎的人,看了也会对母狗母子产生怜悯,然而,也仅仅是怜悯而已,城市有城市的生存法则,自然有自然的淘汰规律,这世界哪里有那么多看得见的和平,恶犬伤人人屠犬,再正常不过。若是想要和狗和谐相处,必要先去除掉狗身上的危险性,可是,作为萌宠的宠物狗,价值又在哪里呢?
02 关于猫
我对狗的惧怕已经深入骨髓,我对猫的感情要理性得多,那就是,我虽然不惧怕,也不喜欢。我可以一下列举好几个不爱猫的理由,比如,猫掉毛会很严重;猫叫起来像婴儿啼哭,太吓人;猫身上的寄生虫很多;猫太粘人。当然,我也会瞬间被众多的爱猫人士所反驳。
梁先生在这一辑中,半数的文章写给了猫,他们家就养了白猫王子和黑猫公主两只猫,后来又加了一只流浪猫小花,它原来的名字,叫小花子。我猜想,他上文中提到的“家里孩子太多”,可能就是指家里已经养了两三只小猫。据说猫狗一起养会造成家庭不和,不知道这句话有没有道理,我也曾看到过有同时养猫和狗的人家。
慵懒的猫从我记事以来,我们家从来没有养过狗,但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家养过猫,准确的说,是我的父亲养过猫。因为在我们家,我母亲和我弟弟还有我,都不怎么管那只猫,只有我的父亲时常喂它。我们甚至都没有给它起个名字,也或许是它留在我们家的时间太过短暂,短暂到我还没来得及把它归入我们的家庭。
那是一只土黄色的猫,它是父亲从一位亲近的堂叔家捉来的,据说没花钱。小黄猫的母亲是一只只有三条腿的母猫,它的母亲有一次和一只土狗打架,右后腿被狗整只咬断,堂叔家一度以为它会死掉,结果,母猫坚强活下来了,并且照常走路,只是走路的时候,后半身总是往左边翘起来,看起来很艰难,偏偏母猫习惯了之后,动作很是轻盈。它是一只性格坚强、意志力强大的母猫。
母猫的残疾属于后天致伤残,生下的小猫都很正常。我家的小黄猫大概一两个月的时候来的我家,开始的时候小小的,父亲抱着它喂它喝粥,它并不住在我家里,而是住在母亲开的小商店里。我常常很长时间都看不到它,以至于某天父亲让我去喂猫,我看到店里的小黄猫已经完全长大了的时候,是不敢相信的。我以为是后山上的流浪猫跑进了我家。
冬天的时候,小黄猫被父亲带回了家,父亲说店里晚上太冷了。于是,我被迫和猫住在一个屋檐下。我并没有更喜欢猫一点,因为我发现,我睡觉的时候经常拽不动被子。小黄猫它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爬我的床,压在我的被子上。
次数多了,我开始嫌弃起它来,因为我并不想大半夜因为拽被子这个事儿惊醒,年少的我当然不会怪我自己睡觉喜欢动来动去,我只会怪小黄猫总是压着我的被子,所以睡觉之前总是再三检查是否它又上了我的床。
我与小黄猫的“床位争夺战”,好像是在父亲在我的床底下做了一个窝而告终,时日太久,我已记不太清了。因为很快我就再没机会见到它。好像是冬天刚刚过去,有一次,我很久没见到小黄猫,问父亲,父亲说,因为它吃了一只别人下过老鼠药的老鼠,被毒死了。
小黄猫与我家的缘分,持续了不到一年,与我最接近的时候,恰恰是冬天的晚上,它压在我的被子上,我最嫌弃它的时候。我知道父亲比我更伤心,喂养它最多的,就是我的父亲,父亲将它养得比它同样大的兄弟姐妹要整整胖一圈。从此,我家再没养过猫。
养猫养狗,若想要当作家庭成员的养,必定要付出很多心血的,比如,定期检查身体、定期清理卫生、经常带出去遛弯儿、买专门的猫粮狗粮等等。想要获得狗和猫的绝对信任,必然是要花费一番心思的。我自问不是一个愿意为了宠物花费如此多心思的人,因此自动将自己归为“宠物绝缘体”。
养猫养狗,还得经得起离别。猫狗的生命,相对于人的生命来说,太过短暂,更遑论他们面临更多的生命威胁,动物疫病、食物中毒、交通事故、人为猎杀、主人遗弃等等。当陪伴了自己好几年的动物,因老死或意外而死,是一件极其难受的事情。我所知的很多人,养过猫或者狗,宠物去世之后,再不会养相同的宠物。最大的原因,就是经受不了一次又一次的离别。
至于野猫野狗之类的,如若有攻击性的,我觉得还是联系动物收容所,留给专业的人处理比较好,之前还屡屡听到有儿童被恶犬咬死的事件,就是一种警示,该隔离的还是需要隔离,虽然不赞成屠杀流浪猫狗,但是,对这些无法控制的群体做一些必要的限制,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控制生育量等。
虽说猫狗是人类的朋友,但是,既然是朋友,就有选择做不做朋友,和谁做朋友的权利,如我般,既不选猫更不会选狗做朋友的,还是大有人在的。倘若有天逼不得已我需要与狗和谐共处,我想我们的方式也会是“相爱相杀”,我会给这只狗取名叫“蒲牢”,是龙生九子中坐镇钟鼓的龙。我只期望它不要“汪汪”地叫。倘若我必须要有一只猫,那我要叫它“北落师门”,像《沧海》中的北落师门一样,成为动物首领,一呼百应,百鸟朝凤。
这就是我的“猫狗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