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哲思想法

一位(匿名)抑郁症患者的自述:主动久了,也会累。

2019-05-15  本文已影响10人  周宁想飞的猫

(一)

我是一名轻度的抑郁症患者。因为方法和能力有限,事业一度处于低谷,做事总是事倍功半,再努力也没有起色;付出的多,收获的少,没成绩没奖励,不被重视;想要放弃,却又不被家人理解;太过较真,总想成为救世主,想叫醒那些装睡堕落的人,最后给自己的压力太大。而现实和理想中的世界又相差太多。

事业的挫败感、不被理解的孤独感和无人支持的无助感、坚持还是放弃的迷茫感都渐渐在打击我的内心和精神。

曾经情绪持续低落,头昏沉沉,身心懒惰,神态憔悴,仿佛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且精神疲乏,四肢无力,甚至如行尸走肉般地面无表情,有时情绪总想爆发。

而一想到自己的处境就忍不住流泪,更多时候想一个人呆着,不想见人。即使与人呆着,大多时候也不想说话。甚至什么都不想做。

因为做什么都感觉很累,就只想睡觉。而怎么睡又都不睡不够,早上睡不醒,每天起床都要和大脑的睡意做斗争而后挣扎着去上班。

一到单位就觉得郁闷,但我又不是那种逃避的人,于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工作且不能停下来,因为白天没事做的话就还是想睡觉和悲伤地哭。

同时伴随着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思考能力受限,甚至拒绝思考。

半夜失眠睡不好,精神迟钝反应慢,做事心不在焉,东西丢三落四;有时吃什么都索然无味,做什么都无聊乏味;有时步伐无比沉重,倦意总是正浓,甚至想一睡不复醒。

(二)

抑郁症最明显的副作用就是懒惰成瘾,拖延成病,邋遢成魔,花钱成痴......

要么饿着不吃饭,要么暴饮暴食,特别想吃很辣很凉的食物,不在乎身体状况。因为胃疼的时候心才不会那么疼。

不注重个人形象,头发长时不洗不梳,只要能扎着出门就行。

衣服随意地乱穿,只要能出门就好;甚至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不打扫房屋,衣服放成堆才洗。

不喜欢出去逛街,但为了发泄内心的郁闷和消磨苦闷的时间,便会逛淘宝然后大手笔地购物,吃喝玩用,应有尽有,疯狂地接收快递。

总之就是不上进,无所谓,颓废到底,对什么都不在意。

那一段时间真的是脑累心累身累。

后来,通过努力好不容易挽救了一点点局面,但随着上级政策的改变转瞬化为泡沫。因为要坚守工作,要对得起良心,逼着自己又重新适应新的任务。

人微言轻,甚至不被听。即使有意见,只能憋在心里;纵使有怨言,也只能咽进肚里。

于是慢慢硬撑着,熬着熬着也就好了,但时不时还会轻易地复发,不过情绪还算稳定,自己能控制住,不需要人照顾,也不用药物治疗。

(三)

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有抑郁的因素。虽然我是抑郁症患者,但程度很轻,因为内心足够强大,可以自愈,还不至于走上自杀的路。而我也根本没想过死,想活着,并且要好好活着。因为我追逐的的梦想还没有实现,我想看的世界还没有看遍,我想做的事还没做完,我想听的歌还没有听够......不想带着遗憾上路。

你不会觉得我是抑郁症患者,是因为我给你的印象是阳光开朗,但那也只是你表面所看到的。我平时与人相处就是个正常人,工作认真,尊重领导,会时不时主动地与同事唠嗑,主动地分担朋友的悲伤,心思有时更细腻,能照顾到周围人的感受。

但是与自己相处时,一旦闲下来,便什么都不想做,身困体乏,总想睡觉,而清醒时又总是沉浸在悲伤的世界里。除了吃东西能让自己开心点,无论是工作追剧买东西,还是洗衣打扫或散步,需得逼着自己忙起来,才不会使情绪长期低落。

而心情异常悲伤时,即使身边有朋友陪着,也只想一个人静静地缩在角落里。而伤心遍布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连眼神里都满是悲哀,但又不想感染别人,就只能放任自己独处和自我治疗。

有时更是想把自己与这个世界隔绝,断绝与朋友的联系,停止朋友圈的浏览,少看电脑手机,少玩微信微博。

当时我多希望自己是台只会工作的机器,只是静静地转动而没有情感,那样便不会受伤,只是默默地运转而不求回报,那样便不会失望。

(四)

抑郁症患者其实不需要你揭伤疤似的安慰,真正需要的是你用心的倾听和理解,真正需要的是你主动的关爱与真心的陪伴。

一句“我懂,我们一起努力吧,然后好好的。”或“我在这里,会一直陪着你。”又或一场默默的守护,都胜过千万句“别想太多,一切会好起来的。”

单纯的一场聆听,简单的一句暖语,静静地只陪伴,便能给那些徘徊在死亡门前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作为行走在抑郁症边缘的人,大多数时候却很少敢奢望别人所谓的这些善意。因为你的抑郁很可能会让别人觉得是太脆弱,别人过期的好心安慰很可能会再次勾起你的伤心事,你的倾诉也很可能会被别人认为是想太多甚至会被人说矫情。

而你若总是说那些悲愤的话,总是写负能量的文字,总是散播消极的情绪,朋友圈里的人会屏蔽甚至拉黑你,现实生活中甚至有很多人会逐渐疏远你。

现实反而对抑郁症患者更残酷,还是多给她们一些宽容和关爱吧。

(五)

无论孩子的世界还是成人的生活,总有少数一些人愿意主动与你交谈。她们试着了解你,用心关爱你。而当你也回报人以关爱时,你便收获了情谊。

但当人主动久了,而你回应太少,人会累;当你主动久了,人总是被动,你也会累。

我们都是普通人,大多数人会计较谁对谁更好,谁照顾谁更多一点,接着心中便会生出疑问:为什么她就不能照顾我多一点。

于是乎彼此心中生出闲隙,关系也就渐行渐远。

除非有一方不计较地多承担一点,多主动关爱对方一些,情谊才会进行下去。

而真正不计较这些的人很少,但不是说没有。相爱一生的伴侣、一辈子的闺蜜或哥们可能就是这类稀缺人。

成人世界的残酷就在于大部分人几乎都习惯了被动。

当你主动与人交流时,她才会有所回应;而主动地次数多了,别人也才会主动与你沟通。

当人主动与你聊天时,你有回复,使得对话能进行下去,她才会继续深入;当她总是找你谈话,而你很少主动与之互动时,她也会减少与你的会话。

或许你会觉得我待你不再那么好,或许你会觉得我没能更多地主动联系你,看望你和陪伴你。

那是因为我的精神世界在慢慢封闭,而我也在选择慢慢地疏远甚至隔绝朋友。

如果你能及时地主动联系和关爱我,请不要吝啬你的时间和温情。

我处于抑郁中需要你时,你在,那便是最好的问候与治疗;我痊愈后,你出现,过时的安慰虽会揭开伤再撒点盐,但我也能感受到你对我的好。

(六)

如果哪一次没能主动与你谈话,如果哪一次没能照顾到你的感受,如果哪一次拒绝了你的求助,如果哪一次没有耐心陪伴你,如果哪一次没能如期等到你,如果哪一次没有一如既往地逗你开心,如果哪一次没能规划好行程,如果哪一次说了决绝伤人的话,如果哪一次没考虑周全,如果哪一次又迟到而让你等待,到如果哪一次忘了锁好门,如果哪一次没能帮你分担重物,如果哪一次没能把事情做好,如果那一次拒绝了你的好意,那很有可能是她处于抑郁症的糊涂迷瞪病中。

她也正在与自己的抑郁性格和消极情绪做斗争,她已经在试着克制心里的压抑和悲伤,努力地去照顾你和适应这个世界。

因为精神不好,体力和精力受限,尽管在努力尝试,但她还是不能更好地照顾好身边人。于是更多时候是一个人呆着,慢慢地恢复精神和身体状况。而这样不伤人,也不会被人伤。

但有时明明悲痛慵懒地连自己都不想整理,却又忍不住地要去照顾别人。精力有限又分散,最后顾好了别人,再顾自己时,便会用时过长。

请不要对她要求太高,做计划,定行程,顾自己,顾别人,真的操心又费神。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独立。有时需要自己记的便先自己记,有时自己能解决的事便先自己解决,有时能帮她分担的便多分担一下。

即使她因为处于抑郁状态中极端的想法而拒绝了你的好意,也请继续坚持对她的关心,她很快便能明白你的善意。

有时身体累得不想动弹嘴巴也不想说话,但为着别人还是会逼自己动起来,说起来和嗨起来,还是会做好那个领路人。

有时明明心累得要命脑困得要死,还是坚持最后一个爬上床睡觉,只为等别人先洗漱好收拾好。

有时明明自己的背包已经很沉重,但还是会帮别人提行李;有时明明脾气要爆发,但还是拼命压制住去耐心地回答别人的疑惑……

其实起初明明是个内向不爱说话的人,却偏偏逼着自己活成了外向话多的性子。

其实本来是需要被照顾的妹妹,偏偏活成了习惯照顾别人的大姐。而即使安排的计划再好,也抵不过未来的变化和意外的横生。

而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神,不是什么都会,不是什么都做得好,不能预料未来的任何意外而加以制止,也不能读懂每个人的心思而让人人都欢喜。

请不要妄想去改变一个正常人,更何况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也请不要总想着让她按照你的习惯和思维来说话做事,不应该总是说和她说:“你应该怎样。”,而是应该反思自己:朋友处于困境时自己该如何做。

她需要的不是“我让你帮我,你才想到帮我。”而是“看到我需要帮助时,便主动伸出手。”

她需要的不是独自前行与承担,而是必要时的互相搀扶和适当时候地放手;她想要的不是没能交流到位时的互相猜疑与疏离,而是彼此提前沟通好之后的心心相印。

她需要的不是犯错时你一味地批评,而是你轻描淡写地一句话带过;她需要的不是因没能回应你的好意和话语时你转身的背影而是你的理解与宽容。

(七)

现在的自己和经历都是过去的自己所种的因作出的果,好坏都是自己造成的,怨不得旁人。

因为过去的疏忽失误与欠缺的经验与能力,即使现在得到成长,但现在和未来里,最好的业务从来不是你,最苦的工作绝对想到你。优秀的人很多,你是最不起眼的那株小草。于是整片草原多你一棵不多,少你一棵不少,没有人会关注你干得是否辛苦,没有人去在意你的精神是否压抑。

即使我再与世无争装傻充愣,再默默耕耘不求回报,呆在同一个地方,只会越混越差。或许起初有人重视你,但是现在没有人在意你。主要是自己作的结果又如何,为何一定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忍耐地越久,心里的悲愤和失望只会越来越多,而抑郁程度也只会越来越重。

谁愿意重复着那悲惨的生活,谁愿意度日如年地熬老了岁月,谁又想天天活在绝望的梦魇里。我总得让自己好好地活下去,并且开心地活着。而为了不那么辛苦又费力地活着,我只能选择离开。

我拼命遏制住内心的低落,摆脱对这人世的倦意,工作写日记,回忆过去,和人交流,不抛弃自己,也尽力地不脱离这个世界。

结尾

云中猫:因为遇见过一些轻度的抑郁症患者,也读过她们的文字。而后得知心理和身体上的抑郁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她们的精神、工作和生活。于是本文便是从一位轻度抑郁症患者的角度去感知这个世界,也可能包含大多数人的心声,但不致力于针对任何一个人。

每个人活着都不容易,抑郁症患者想好好地活着会更难。请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身边的抑郁症患者抱以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关爱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