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赋
序:严复的《天演论》是最早把“进化论”思想引入我国的作品,然而学者们对它的解读往往过于偏向哲学性,而忽略了真正的“天演”(生物进化)的科学意义。我这里借“天演”之名,结合生物进化的科学理论,完成了这篇骈赋,以期有“文学”和“科普”的双重效果。
大哉乾元,悠而天道;钟灵毓秀,鸾翔凤翱。生之不息可敬,灵而常作为好。五界有异1,同守自然法则;两类分明2,共创大地丰饶。千奇百怪,南来北往;登空潜水,五色十光。聊逍遥以飒飒,饰寰宇之茫茫。
由来雅士痴,自古书生秉。推去凡尘,子芝梅以遣情趣;携来妩媚,友鸥鹭而作誓盟。庄生梦蝶,孰施造化;屈子问天,何启生灵?苦虑年年相似,遐思代代无穷。
普神有功,女娲多情3。典籍故事,谣传训铭。然则邈邈乎难见,而终杳杳兮无形。方推执果溯因可取,乃知将今论古高明4。
所以探古史、觅化石,乃至观形貌、明地质。
冥古初会,大地乃生;爆炸稍息,混沌始成5。陨石坠假说起,原始汤理论兴6。咤而电闪,无与有之化转;泠然水动,小并大而聚凝7。细菌微藻,太元尚属隐生8;古虫硬壳,寒武方开新景9。海绵古杯腔体,珊瑚笔石骨枝10。腹足软体,三叶节肢11。千家争作主,万类竟为师。方成就陈物新代,怎奈得弱肉强食。
天地造化,物无进则难行;自然选择,种去化而不可。底栖鲜食,便浮游飘荡;肉体缺卫,而负重驮壳。由简趋繁,被子门盛开花卉12;自海登陆,两栖类贯通脊索13。富质日臻,多样渐阔。
人生之后,乃知图主宰为虚幻;物作于先,更甚求平等且汗颜。时光不止,此身蜉蝣渺寄;明月常存,众生激流宏旨。
慕忆辛公,花鸟松竹真朋;敬瞻老子,人地天道至法。愚意灼灼,期和谐之永驻;我行切切,喻生灵以博大!
书生何知,捻理于痴作;狂子无为,嗷文而拙笔。
微之
注释
1、五界:界是生物科学分类法中最高的类别;五界指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2、两类:笼统说法,指宏观生物和微观生物。
3、指普罗米修斯造人及女娲造人故事。
4、“将今论古”是地球科学(包括古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利用现今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历。
5、经典科学理论认为宇宙产生于“大爆炸”,之后才形成一系列恒星和行星,包括地球。地球形成之初,即冥古宙(约46亿年前至约38亿年前)时期,基本上是熔岩状态的混沌一片。
6、生命的起源是一个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科学界的假说有许多,这里提到的是“生命外来论”和“化学起源说”:前者认为原始生命可能是随着陨石从天外落到地球上的;后者认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海底特殊环境的富含有机分子的“原始汤”可能就是生命肇始的地方。
7、生命“化学起源”的关键在于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著名的“米勒实验”证明了在闪电等自然条件下,无机物分子可以转化成有机物分子。
8、最早的生命是简单的微观生物细菌和蓝藻,它们在太古宙(约38亿年前至约25亿年前)和元古宙(约25亿年前至约5.42亿年前)是生命的主要存在形式,这个阶段也被称为“隐生宙”。
9、寒武纪(约5.42亿年前至约4.88亿年前)时期开始,各种宏观的、复杂的生物开始了大发展,很多动物已经可以制造骨骼了,这个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10、海绵和古杯都是底栖固着生活的构造简单的动物,身体为囊状;珊瑚(虫)和笔石都是可以制造精美的坚硬外骨骼的生物。另外,古杯和笔石都是灭绝了的生物,仅可见于化石中。
11、腹足动物是软体动物的一种,一般身体附着着坚硬壳体;三叶虫是生活于古生代(约5.42亿年前至约2.51亿年前)的已绝灭的节肢动物,身体纵横都是三分,在化石中可以保存的非常精美。
12、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为高级的类群,也被称为“有花植物”。
13、两栖类是脊索动物的一种,是动物由海登陆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