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逻辑写作

读龙应台,学习了4点关于写作的方法

2018-05-25  本文已影响369人  木槿木木
读龙应台,学习了4点关于写作的方法

认识龙应台是在豆瓣上看了《目送》试读的内容,一篇目送,笔触细腻又饱含感情,是我喜欢又欣赏的,当即搜索了关于她的书。人生三书,《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几天后我顺利拿到了这一套三本的书。

龙应台台湾人,人民报和铁道报曾这样评价她,“龙应台是才学并高的性情中人,一生的作为其实都取决于自己的真性情,她同样用直接而有力的杂文,“笔锋常带情感”,来揭示我们社会的病情。”读她的文字,每一篇都夹杂着她内心的情感,让人若有所思。今天我从她的人生三书中找到了她在不知不觉中交给我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

01

多一些细节

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安德烈写给她的信中提到,“你老是啰嗦我的文字风格不够讲究,老是要求我一次又一次地能不能补充一点细节。”

安德烈是龙应台的长子,在龙应台回台湾的那段时间,他们就是靠着这些e_mail来连接他们这份母子之情。提到细节,我记得我最喜欢她在《目送》中写的那一段段优美又细腻的文字。

她写“上海衡山路”,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每一个亚洲城市都曾那么一条路-餐厅特别时髦,酒吧特别昂贵,时装店冷气极强,灯光特别亮,墙上的海报,一定有英文或法文写的“米兰”或“巴黎”。最突出的是走在街上的女郎,不管是露着白皙的腿还是纤细的腰,不管是小男生一样的短发配牛仔裤还是随风飘起的长发配透明的丝巾,一颦一笑之间的辐射着美的自觉。每一个经过这边大窗的女人,即使是独自一人,都带着一种演出的神情和姿态,美美地走过,她们在爱恋自己的青春。”

她把这条衡山路描绘得如此细致,从街道两旁的餐厅,酒吧,再到墙上的海报,再到她想象经过这里的人的感受。不过一百来字的细节描写,却是如我们走进这里一般,画面感极强,又很贴切。

她在《俱乐部》一文中,写她的朋友,“朋友用她纤细的手夹着红酒杯,盈盈地笑着。五十岁的她,仍旧有一种烟视媚行的美,丰润饱满的唇,涂了口红,在杯口留下一点胭脂。”这一字一句,把那个美丽却不失优雅的女人刻画的淋漓尽致。

细节决定成败,读龙应台的文字让我意识到了细节的重要性,细节在文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染力无可厚非。

02

不懂的字,不用。

龙应台在《蔚蓝》一文中提到。“不懂的字,不用。”她提到在她22岁时,她在一封表达思念的情书里,用到了“蔚蓝的天空”,当他把这封情书交付给那位男生时,对方却问了她一个问题,你懂得“蔚蓝”的意思吗?你知道“蔚”的意思么?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引发了她的反思。也影响了,她以后一生的行文风格。当时她面对男生的质问,却无以为答。就是这样一件小事,让她懂得以后不懂的字不用。后来她在翻阅古文时才找到了一点关于“蔚蓝”这个词的说明。

写作这件事,本来就是一场关于文字的较量,如若连自己都不懂得它的意思,不能明白它的由来,你若再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岂不是自己搬起石头扎脚么?

03

多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寻找产生共鸣的事物。玩是天地学问的根本。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她提到她欣赏的沈从文,在她认为沈从文的文字魅力,来自他小时逃学,到街上看杀猪屠狗,看革命军杀人,农民头颅滚地的人生百态。

她也提到她与席慕蓉一致的看法:上一百堂美学课,不如让孩子在大自然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曾记得作家陈忠实在创作《白鹿原》时,亲身走访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找寻属于历史记忆的残片,终于在几年的时间里创作出了惊世巨作。

其实我自己也是对于亲身经历或接触的事情,才会有那么多的想法和共鸣。写作这件事,如果真的想写出真实又能打动人心的故事,多去亲身体验多从生活中找寻真的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

04

文字饱含感情,朴实而不造作。

读龙应台的每篇文,似乎她都是在诉说着自己周围或亲身经历的故事,她的文字没有太过惊艳,却唯独在感情这件事上惊艳到我了。

《目送》一书中,她都是把自己的故事缓缓道来,有写亲人,有写朋友,每一篇写到结尾她都是加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想法,这也造就了很多在我看来经典的句子。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目送》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目送》中寂寞一篇。

简短的文字,却总是给人带来内心深处的共鸣,仿佛写到了我的心里。

以上这些是我在她文字里找寻到的,给我的启发很大,也希望能为自己以后的文字之路多增添一些动力。

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第三十四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