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
腊月里准备过年家家户户往死里忙,只为了正月里有闲串门子东家短西家长,扭秧歌看红火跟着唢呐锣鼓声满街逛。热闹不过个鼓咚咚,红火不过个人看人。这便是我记忆中的过年习俗,从前的年味。发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塞北的小县城。忙是大人们的事,孩子们只惦记小鞭炮新衣裳,东奔西跑看秧歌。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参与者多为汉族和满族,主要流传于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不同,风格有异。主要分为两大类,“高跷秧歌”和“地秧歌”。高跷秧歌舞者踩在高跷上表演,地秧歌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表演。据说秧歌源于田间劳作休息,插秧累了活动活动筋骨无意中形成。艺术源于生活,逐渐发展中得到补充又高于生活。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的内容,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也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秧歌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小时候追着看的秧歌属于地秧歌,细分一下也好几类。
1.舞者驾车式
用木条、高粱杆做个骨架,外面糊上各色花纸,舞者置中间将其架起。
一种糊成花桥式,上下四角再挂上红灯笼,我们叫它“车车灯”,架车者妆扮成新娘子,前面化妆成新郎官的舞者用红绸带牵引,后面跟着的虚扮推车者,是月老还是轿夫?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是个戴大沿帽,挂长胡须的老者。舞起来前中后三人密切配合,忽而下坡欢快走蛇形,忽而上坡吃力后推前拉绷紧绳,“新娘子“还时不时手帕遮脸扮羞涩,假装不愿往前行,可急坏了“新郎”和推车的人。
再一种是糊成小毛驴,我们叫它“小媳妇赶集”。还有糊成大马、大白鹅、大公鸡的,一般都是单人架,成对出现。表演过程全是舞者即兴发挥,斗鸡的,撵鸭的,骑着大马凯旋的,节奏快慢要听锣鼓唢呐的指挥。
还是一种是糊成船形,也就是旱船了。舞动时边上还跟着手持船桨的装模作样者。
2.反串扮丑式
一般是男人扮成老太太,八寸金莲缠着裹腿带,三尺长的大烟袋,撅着屁股哈着腰,脚跟着地,走一步摇三摇。再就是左臂挎筐右手执条帚,下嘴唇故意往上包,谁能把人逗乐谁的演技高。还有,化妆成孙猴子或鬼脸,手拿悠悠球,走在秧歌队的头前或两侧,负责让游人让道打场子的小丑,玩的也是那么地欢。
3.统一舞姿编队
统一着装,统一道具,统一舞姿编队。小伙子们挥舞着霸王鞭(三尺左右长的圆木棍,两头系红布穗儿,中间分段开长方形孔,内嵌可活动的铜钱,抖起来红穗儿飞旋,铜钱哗啦哗啦响),打左肩,碰右肩;右膝顶,右膝掂,左手换右手,前胸转后背,花样不断变换,令人眼花缭乱。姑娘们或腰系红丝带一手抓一边,或两手持舞扇踩着鼓点,扭起轻盈的秧歌舞。
整个秧歌队在鼓乐班的带领下,似游龙如彩凤,游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企事业单位的门前,给民众和各单位弄年,从初六到十五,从日出持续到月当空。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大雪纷飞,都不会中断。部分单位还会在门前用木柴或大块煤垒一堆旺火,秧歌队就围着旺火扭呀跳。记得还有说词呢:“旺火要旺多加柴,东家有赏咱就扭起来!”“东家”一般都会赏几条烟,几包糖果,很朴素,没有赏钱的。
我们或等在一处,待各支秧歌队路过,或跟一支秧歌队到处走。有时候“东家”一包糖果抛向空中,有幸还能抢几块。
您说秧歌队哪来的?县里有个“城关公社”,各生产队就在县城周边。生产队的孩子们属农业户,但上学和我们“街里的”在一所学校。春节前后正是生产队农闲,周边十几个村几乎都组织秧歌队。中学时赶上“M选五卷”出版,为庆祝,第一次参加了班级组织的秧歌队,教练就是村里的同学。
我们县属于移民县,京包铁路线建成通车,交通方便了,山西人从大同,河北人从张家口移居在这里,山西的秧歌和其它民间艺术也一起移入并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移民的后代都很聪明,这里是全国诗词之乡,田径之乡。只是从这是考出去的大学生,基本上没有回乡。前几天从各类小视频中看到家乡的秧歌,已和广场舞有了很大的结合。
发小说:“没看头,还是我们小时候的正月十五有味道。你爱写,有空写一点吧,让今天的孩子们知道知道我们那时候的秧歌和过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