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华山路的上海老建筑-------记2020年最后一次

2020-12-27  本文已影响0人  南阿苏

    今天的天气有点阴沉,但没有下雨,风也不算大,落叶不停地飘落在马路上,一部分落叶在走在人行道的游客和居民头上飞舞。华山路也是上海的百年老马路,知名度很高,也承载着百年的往事,特别是留下了许多李鸿章家族在华山路的很多故事和传说,真是值得一来。

    今天日子还有点特别,12月26日是毛泽东主席的生日,也是我们这帮素不相识的上海老建筑爱好者跟着“徒步光影”的本年度最后一次活动。所以此时大家的心情特别的不同,既珍惜这今年的最后一次,期待明年有更多精彩,又怀念中国伟人毛泽东,感怀百年中国之大变局。

    好在算起来今年我已是参加了第十六次徒步看上海老建筑了,对几乎与中国百年大变局交织的上海老建筑不感到很陌生了。因此把这次徒步华山路老建筑作为对2020年的告别,对我来说特别意义。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我压根就没有想到会把参观上海老建筑这件事作为我第二年的生活常态,而且竟然发自内心写了不少的游记、感想和随笔。当然也没有想到阅读这方面的会书籍,甚至连邬达克、赉安、董大酉等中外建筑家的名字也从陌生变得亲切和熟悉。总之,看上海老建筑伴我度过了这不寻常的2020年,我也了解许多上海的历史文化。

    我们这支徒步看上海老建筑的人在地铁站汇聚后,转而就开始漫步在华山路上了。

  华山路229至285弄,大胜胡同。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上海大型里弄住宅群,共有116幢老房子,是1912年至1936年陆续建成的,另有汽车间21间,外墙为拉毛饰面;窗口等部位镶拼清水红砖边饰,为装饰艺术派手法。其中有很多名人曾经在这里住过。35号是杨振宁旧居,杨振宁对中国贡献很大,他捐款600万美元,在中国建了60多个物理研究中心。1964年杨振宁父母从这里移居香港。263弄38号是一幢英式花园住宅,原为来自北京的神父德拉蒙德住宅,具有英国古典建筑风格,造型别致,装饰细腻。除此之外,据说张爱玲也在这个胡同生活过。

  华山路303弄16号,蔡元培故居。蔡元培,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1916年至1919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故居建设面积526平方米,花园面积671平方米,系蔡元培先生生前租住的。房地产的原产权人经辗转买卖,最终由挂名美商的溢中地产公司盛泮澄(晚清大官僚盛宣怀的第三子)用他的名义为孔祥熙购置,解放后由人民政府代管,但继续归蔡元培先生亲属居住使用。现在把一楼辟为故居陈列馆,二楼、三楼仍然居住着蔡元培先生的子女,故居的陈设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样。

    走进故居门口就看到蔡元培先生的半身雕像和浮雕,整幢故居纪念馆充满肃静的感觉,由于没有事先预约,不能进去参观,有机会一定要进去看看。

    华山路555号,周家花园。这里一个典型的中国园林建筑风格,花园里的桥特别精致,因其的水的形式较为丰富,大块的湖面和涓涓细流交相成趣,呈现出小桥流水的自然景观,叹为观止。并留下了这座花园几经转手的故事。

    曾是民国初年上海滩房地产大亨地产大亨周纯卿,为自家小姐养病所建的“周家花园”,又名为“莼庐”。1945年周纯卿去世后,花园转卖给了“海上闻人”虞洽卿之子虞顺蔚,“周家花园”改名为“虞家花园”,后来又更名为“蕊园”。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华山医院员工的工作环境很差,住院病人也没有良好的休养环境。有关部门同意,将周家花园划给华山医院使用,供病人在此散步、锻炼,医院员工还在此用膳、午休,其花园大厅还是学术会议的重要场所。

    文革后,国家按政策将周家花园产权还给虞家,华山医院继续租赁。以后,虞家后代依法取得了花园的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等法律文书,要求归还花园使用权。2000年初,双方通过艰辛的谈判终于有了转机,虞家后代同意以9500万元人民币将“周家花园”产权正式转让给华山医院,从此,华山医院真正成了此花园的主人,并将“周家花园”正式命名为今天的“华山花园”。

  华山路630号,上海戏剧学院熊佛西楼。校园里的熊佛西楼,砖木结构,约1936年建。主楼2层,青红砖清水外墙。平缓的四坡屋顶,开敞的列柱围廊和建筑基座体现出典型的近代早期外廊式建筑特征。建筑围廊宽敞,外廊木桩采用斜撑支撑结构,并具有装饰效果,铁艺栏杆优美,制作精致,外墙采用平拱和圆拱结合,使得立面活泼。系由德侨龙特、冯都林等人创立的寓沪德侨社交和娱乐场所。20世纪40年代曾为上海市青年馆、中央电影公司。1956年起为上海戏剧学院所用,2000年改名为“熊佛西楼”。

    华山路699号—731号,枕流公寓(Brookside Apartment)。原是英资泰兴银行大班1900年建造的花园住宅。1930年,由美资哈沙德洋行设计,翻建成地上7层的公寓大楼,建筑面积7970平方米,占地面积3944平方米,其中花园面积有2500平方米。大楼平面为曲尺形,主入口朝北。不久便被李鸿章家族购去,业主是李鸿章的第三子李经迈。李经迈在清朝曾出使奥地利,历任江苏、河南、浙江按察使,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租界,住在枕流公寓。

    华山路371号,海格公寓(haig court)。现名,静安宾馆。是几个英商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发起由英、美旅沪侨民等多人出资共同购地建房自住的,如公寓的第82号室连同第39号车间是英商协和洋行的,81室是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12号是英侨鲁宾生的等等。该公寓建于1925--1934年,有公寓房103组,汽车间40间,园地宽广,整个产业占地1 7.40亩。

    解放后,海格公寓曾作为中共华东局机关办公大楼,后又成为中共上海市委办公楼,1977年,这座典雅的西班牙建筑成为"静安宾馆",吸引着大批海内外名人下榻。

    80年代,静安宾馆楼下的静安面包房,以其特色的法式长棍和羊角面包而闻名,但是这家店另一闻名之处在于,是文革后,上海第一家面包店,吸引了无数老上海人在此光顾。

    华山路831号,孙家花园。建于1918年,西班牙式建筑风格的三层花园住宅,有相当宽敞的独立花园。南侧宽阔的二层露台向花园延伸出一段平缓的弧形台阶,富有浪漫色彩。住宅紧邻武康路,建筑另一个出入口在武康路1号。院内数株参天的法国梧桐阴翳蔽日,使得住宅生活别有洞天。

    孙家花园原是当年上海阜丰面粉厂创办人“面粉大王”孙多森、孙多鑫兄弟住宅。孙氏家族是安徽寿州(寿县)望族,孙多森的叔祖父孙家鼎当年是前清咸丰时的状元、武英殿大学士,后为光绪皇帝的老师。孙多森的外祖父是李鸿章的大哥,晚清时期的湖广总督李瀚章。

    武康路2号,花园住宅。建于1922年,据说最初是洋人的住宅。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7平方米。叩开别墅的朱漆大门,清幽淡雅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假三层砖混结构立式的花园洋房,洋房南立面是对称的三开间结构,中间是一个突出的大半圆厅,半圆之上是一个弧形的偌大阳台,引人瞩目,入口处是两根塔司干式立柱,造型别致高雅。洋房前南面是一座庞大的花园,树草繁茂,郁郁葱葱;北立面入口的朱红门洞呈拱券形,两旁各有一个佛龛,进门之后层层递进,幽静之中带有一丝庄重神秘。

1926年,丝绸业巨商莫觞清(1871-1932)买下了这幢花园洋楼,从此莫氏夫妇就在这幢洋房内安居,他们把花园的一部分给女儿莫怀珠和女婿蔡声白居住,这就是今天4号的雏形。当年,有关美亚的发展大计,有关中国丝绸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畅想,都是在这幢花园洋房内谋略规划,莫、蔡翁婿两人在此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从此,这里成为了莫氏产业。莫觞清买下武康路2号之时,正是这位上海滩丝绸业巨子迈上其人生巅峰的黄金时期。

    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丁香花园是上海滩最负盛名、保存最为完好的老洋房之一。丁香花园的盛名,不仅在于其建筑本身,还在于洋房主人身份的传奇色彩。此园副西洋花园官邸建筑与中国江南园林于一体,园中建有三幢西式花园别墅,其中1号楼即为李鸿章和丁香居住的丁香楼,二楼为19世纪后期美国式的别墅建筑。该处现为丁香花园,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这座花园传闻是晚清北洋大臣李鸿章的私家花园,后来传给了他的幼子李经迈。另一种传闻是丁香花园原是英国泰兴洋行大班(经理)林克劳夫的住所,后来卖给了李鸿章最小的儿子李经迈。但不管哪个传闻。都和李经迈有关

    丁香花园在别墅之南,园中植有许多丁香,故名丁香花园,当然更因其妾名丁香之故。园内有湖,曰未名湖,湖上设九曲桥,湖中心有湖心亭,为一素色琉璃瓦的八角攒尖顶,顶上有一凤凰雕塑,故称凤亭。湖边上有旱船、假山,皆为传统园林做法,但也有西式花园格调,可谓中西合璧。园内还有曲折的龙墙,琉璃瓦压顶。墙上雕有百余条姿态各异的游龙。环湖还有太湖石堆成各种动物造型,“不似而似”,饶有风趣。园中还有小径、小桥、石洞等。

    华山路978号,白杨旧居。一幢主题2层,局部3层的现代别墅建筑,占地不大,约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著名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及其丈夫、著名剧作家、导演蒋君超和他们的儿子、女儿就住在这里。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曾来这里做客,还在客厅里和白杨、蒋君超、王丹凤、秦怡等电影演员以及白杨的小女儿一起合影。在其书房的墙上还挂有郭沫若的题字在白杨夫妇相继去世后,其后人在园子里安置了白色大理石半身雕像。外人称这座现代风格平屋顶别墅建筑为“小白楼”。

    华山路893号,花园住宅。原为永安集团旗下永安纺织印染公司总经理郭棣活先生的宅邸,这是幢颇具现代派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楼高2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在建筑形体处理上刻意追求现代建筑的几何造型,平面为不对称布局建于1947年,1948年落成。据时任郭家园艺师的张顺发介绍,室内、过道、庭前铺设的地毯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光此一项,就需200根黄金大条。地毯尚且如此价昂,整幢洋楼的造价便可想而知了。

    1948年夏,郭宅竣工,举行了盛大的仪式,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陈果夫、陈立夫等纷纷志贺,盛赞住宅的豪华气派。郭棣活先生是上海著名工商界人士,永安纺织公司的老板之一,解放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华东财经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侨联主任,全国侨联副主席,广东省副省长等职。1958年他去广东工作,后来就把这栋豪宅无偿地借给上海市工商联机关使用。

    这栋豪宅通体洁白,形体上刻意追求现代建筑的几何造型特点,北门旁边有一圆柱形的格子玻璃幕墙,显示出通透,明亮,高雅的特点。

    华山路1006弄11号,俞振飞、言慧珠旧居。这条弄内的住宅,立面简洁,大多为糙米色水泥砂浆与清水红砖墙面,简洁的坡顶山墙,每幢住宅均有独用花园。都是一幢幢英国式、西班牙式的花园洋房,带着大小不等的花园,高高的围墙隔绝了路人的好奇目光,非常注重隐私。而最具有故事的是其中的11号楼,那曾是言慧珠居住了近20年的家,俞振飞1961年和言慧珠结婚后,就在这里居住过5年。俞振飞是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委员会上海分会副主席、文化部振新昆剧指导委员会主任、上海戏曲学校名誉校长、上海昆剧团名誉团长和上海京剧院名誉院长等职。俞振飞1993年因病逝世。梅门杰出弟子言慧珠既是俞的学生、同事,又是他的伴侣。“文革”期间,她在上海寓所被迫害致死。这是梅派艺术的损失,也是京剧艺术的一大损失,死时才48岁。

    华山路1220弄6号,绅公馆。20世纪初,从一片阡陌野地到范园的初建,这里亦从殖民者的跑马游乐场演变为后来的范园。15幢花园洋房,如同一个大舞台,上演的是半个世纪的事态变迁,无数沪上商界名流的传奇人生。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此留驻,徐志摩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曾名噪一时的金融家朱博泉都曾在此居住。曾经的范园,是名流名人的居所,低调而充满神秘感,半个多世纪后的范园,依旧静静的散落在绿茵丛中,带几分慵懒闲适,静看时代的变迁。如今,当你再次走近这片不寻常的巷陌时,绅公馆LESUNCHINE的门为你静静开启。是一家大隐于市,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建筑装修风格的海派文化特色的精品酒店,隐匿于华山路与江苏路交界的一条巷陌,如果你不是一个对海派文化历史熟知的人,也许根本不了解这一片老房子曾经所承载的故事。

    华山路1626号,复旦中学。1905年,教育家马相伯与于右任创办复旦公学,原址在吴淞镇。1912年辛亥革命胜利后经孙中山的民国临时政府批准,将前清公产李鸿章祠堂(简称李公祠)拨给复旦公学使用。在马相伯主持复旦期间,革命先辈恽代英、萧楚女、杨之华等曾经常到复旦参加集会,李大钊、鲁迅曾到复旦作过讲演,抗战时期曹禺、老舍等也来校讲课。

    1919年 “五四”运动发生后,在复旦公学大学部中文系主任邵力子和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的支持下,复旦学生成为上海“五四”运动的先行者和骨干力量。1944年改名为复旦中学,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仍兼校长。相伯楼是纪念马相伯而建的。 马相伯先生创建震旦大学、复旦公学、辅仁大学等,1939年11月4日,马相伯在越南谅山去世,享年百岁。1952年,陈毅市长派员陪同马相伯亲属去越南谅山迎回灵柩,安葬于息焉公墓。1984年4月6日,迁葬于宋庆龄陵园内。校名题字 1950年上海市长陈毅亲书校名

    结语:接近中午了,我先告辞了,华山路藏有那么多的老房子和流传着的很多故事,并不是这短短的半天所能搞明白的,但通过徒步,使你身临其境,然后要真正眼到和心到就必须要下功夫了,而如何下功夫则是每个人的个性需要,不必强求和千篇一律。再次谢谢“徒步光影”组织的告别2020年最后一次老建筑徒步活动,希望虎头豹尾,在2021年的1月2日再度拉开新一年徒步上海老建筑的序幕,我和其他道友们期待这一天,期待再能相聚。

                                                                刘苏南

华山路

                                                         

交通大学 复旦中学 绅公馆 俞振飞、言慧珠故居 华山路893号花园住宅 丁香花园 海格公寓 枕流公寓 熊佛西楼 上传中,请稍候... 周家花园 蔡元培故居 拉蒙德住宅 大胜胡同

2020年12月26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