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一佛陀国学与传统文化

我读《心经》(1.6)

2017-07-07  本文已影响17人  一呼一吸一清净

  我们在前面谈到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通常被合称为“三科”(即三大类)。“三科”在《心经》里,大家是可以找到的。


  在深入了解了四谛之苦谛后,我们接着进一步认识四谛之集谛。集谛是说苦由因缘和合造成,是讲“为什么苦?”

  那么“什么是因?什么又是缘呢?”是这样:内在的或直接的原因和条件,称;外在的或间接的原因和条件,就称


  集谛来自于佛教的教义理论基石——因果律

  佛家的因果律,是指万法(即世界万事万物万般心理)都是由因而生的果,万法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或为前因后果关系,或互为因果。其中,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佛家又将果、缘、因各自进一步细分出五果、四缘、六因(或十因)。


  接着再说说建立在佛教因果律基础上的佛教伦理观:业报轮回因果报应

  业,即造作,指人造作的因果发展趋势。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即不善不恶业)之分,也有身业、语业、意业之分。业,既与时间有关,也与善恶伦理有关。

  业报轮回是说:过去世的业力(即趋势力)会造成现在世的报应,现在世的业力也会造成未来世的报应,而且轮回不停。

  因果报应,是指善恶因缘生成果报。因果报应,与人的善恶伦理有关。

  这就是建立在因果律基础上的佛家伦理观。


  现在我们要谈谈“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是对集谛的进一步的流程分析。在《心经》中是有“十二因缘”的。

  十二因缘,是指因缘和合造成苦的十二个前后相续的环节。具体地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大致可以这样理解:

  无明,即痴,指在过去世不懂佛家的教义。

  行,即造作,指在过去世“无明”条件下的造作。

  识,即了别判断,指过去世的“行”所生的现在世的“识”

  名色,包括名和色两部分,色即“物质”,名即“精神、心理”,指在现在世“识”条件下的世界。

  六入,即六根,指在现在世“名色”作用下的“六根”

  触,即接触,指“六入”所触。

  受,即感受,指接触之后的感受。

  爱,即爱好,指感受之后产生的好恶倾向。

  有,即索取,指“爱”之后进一步的“索取”

  生,即生活,指在未来世造“苦”的人生开始了。

  老死,指在未来世由生到死的衰变进程。

  十二因缘是包涵了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的生苦的线性流程。


  佛陀在世时,弟子能够以声闻佛陀“四谛”而悟道。佛陀圆寂后,弟子不能声闻佛陀说法,只能独觉“十二因缘”而悟道。

  独觉“十二因缘”,也称缘觉、辟支佛,是佛灭后非常重要的悟道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认识了“十二因缘”,也了解了十二因缘背后的佛家伦理观——业报轮回和因果报应,还认识了佛教的理论基石——因果律。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了解古印度佛教的早中期历史,从中认识非常重要的佛学思想。


合十感恩

我读《心经》

《心经》与我

我读《心经》(1.1)

我读《心经》(1.2)

我读《心经》(1.3)

我读《心经》(1.4)

我读《心经》(1.5)

我读《心经》(1.6)

我读《心经》(1.7)

我读《心经》(1.8)

我读《心经》(2.1)

我读《心经》(2.2)

我读《心经》(2.3)

我读《心经》(2.4)

我读《心经》(2.5)

我读《心经》(2.6)

我读《心经》(2.7)

我读《心经》(2.8)

我读《心经》(2.9)

《心经》“读”后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