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儿童最好的老师——读《重读陶行知》之有感
翻开李镇西老师的这一本《重读陶行知》,翻开目录,先看看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再“瞄准”自己更喜欢的文字,静心阅读,并将其阅读收获凝练成属于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这样的美感很微妙,这样的记录过程很美好。
今天走进李老师的这一篇《父母是儿童最好的老师》,认真读,用心记录,目的在于让自己深度觉醒——“父母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加深自己对此句话的认识和印象。这一句不仅仅成为我今天阅读内容,更不仅仅是我今天写下来的标题,而应该成为“觉醒”的一次深刻记录,更应该成为我作为妈妈内心“反思”的一次开始。
父母是儿童最好的老师。陶行知先生这样说:“孩童最易受人影响者也,父母之言行举动,子女多于不知不觉中被其激触,效而尤之。”
陶行知先生批评的是父母教育观念不同,教育方式有异。他专门为儿童写过一首特别的诗:“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李镇西老师说;“现在,许多家庭教育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这如同父母有两个时间不同的手表,都要孩子遵守自己的时间,孩子必然无所适从。因此宽严标准,父母应该一致。然而,现在许多父母在溺爱孩子这一点上倒是高度统一的:不要孩子做家务事,上学路上帮孩子背书包等等,如此教育,孩子永远长不大。”
读到陶行知先生和李镇西老师对家庭教育持相同的观点,作为一名家长,被他们的文字深深吸引着。
所谓的“父母教育观念不同,教育方式有异”,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的教育方式。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教育例子,也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说。去年看了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和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我读懂了,原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管持什么样的观点,一定要观点一致。否则,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后来,如果遇到观点不统一的情况,我们就能通过相对合理的方式处理。
谈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的内心里还是充斥着愧疚的。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是,我总是一个不善于夸奖孩子的妈妈,哪怕是连正常的给孩子正面的评价语都较少,尤其是当孩子的做法与我的想法不一致时,我的处理方式更是欠缺。
记得小儿子在七岁的时候给我写过一封信,其中的一句让我记忆犹新:“妈妈,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你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一种?”我对孩子没有耐心,和孩子一说话就会将自己的没有耐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自己明知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总是犯了无数次。
与孩子在一起很开心,尤其是当我全身心投入陪伴过程之中时,其实我也是乐在其中。但总感觉心里似乎有杂念,总是不能全神贯注地陪伴孩子,以至于,当孩子每次兴冲冲地过来为我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时,我却是“面无表情”地反应过来,只能让孩子再讲一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谈何容易?我们还需要不断地阅读、不断地学习,尤其是走进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书籍,用心感受他们的教育情怀,用心品味教育的真谛,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滋润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