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软件过程

2018-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程序猿陈嘉


软件过程

软件过程是为了获得高质量软件产品所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过程定义了运用方法的顺序、应该交付的文档资料、为保证软件质量和协调变化所需要采取的管理措施,以及标志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任务完成的里程碑。


软件生命周期的基本任务

软件生命周期: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经历的一个漫长过程。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 3 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可进一步划分成若干阶段。

1. 软件定义

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时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导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的策略及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估计完成该工程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并且制订工程进度表。又称为系统分析,由系统分析员负责完成。

1) 问题定义

关键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通过调研,系统分析员应该提出关于问题性质、工程目标和工程规模的书面报告,并且需要得到客户对这份报告的确认。

2) 可行性研究

关键问题:“上一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是否有行得通的解决方法”。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端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必须记住,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系统分析员必须进一步概括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种可能的系统实现方案,对每种方案都从技术、经济、社会因素(如法律)等方面分析可行性,从而最终确定这项工程的可行性。

3) 需求分析

关键问题:“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成、准确、清晰和具体的要求。

另一项重要任务,是用正式文档准确地记录对目标系统的需求,该文档通常称为规格说明(Specification)。

2. 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时期是具体设计和实现前一个时期定义的软件。

1) 系统设计

概要设计

关键问题:“怎么实现目标系统”。

概要设计又称为初步设计、逻辑设计、高层设计或总体设计。

首先,应该设计出实现目标系统的几种可能的方案。此外,还应该制定出实现所推荐方案的详细计划。上述设计工作确定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及目标系统中应包含的程序。

概要设计的另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设计程序的体系结构,也就是确定程序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模块间的关系。

详细设计

关键问题:“应该怎样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

详细设计应该设计出程序的详细规格说明,它们应该包含必要的细节。详细设计也称为模块设计、物力设计或低层设计。在这个阶段将详细地设计每个模块,确定实现模块功能所需要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2) 系统实现

编码、单元测试

写出正确的,容易理解、容易维护的程序模块。

综合测试

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及相应的调试)使软件达到预定的要求。并用正式的文档资料把测试计划、详细测试方案以及实际测试结果保存下来。

集成测试

根据设计的软件结构,把经过单元测试检验的模块按某种选定的策略装配起来,在装配过程中对程序进行必要的测试。

验收测试

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通常在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由用户(或在用户积极参加下)对目标系统进行验收。

3. 运行维护

运行维护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具体地说,当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时应该加以改正;当环境改变时应该修改软件以适应新的环境;当用户有新要求时应该及时改进软件以满足用户的新需要。

软件维护:通过各种必要的维护活动使系统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改正性维护:诊断和改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软件错误。

适应新维护:修改软件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完善性维护:根据用户的要求改进或扩充软件使它更完善。

预防性维护:修改软件为将来的维护活动预先做准备。


复审

每阶段结束前

1. 技术复审

从技术角度确保质量

降低软件成本(尽早发现问题)

2. 管理复审

成本、进度、经费等


生命周期模型

生命周期模型规定了把生命周期划分成哪些阶段及各个阶段的执行顺序,因此,也称为过程模型。

1. 瀑布模型

2. 快速原型模型

3. 增量模型

4. 螺旋模型

5. 喷泉模型

6. Rational 统一过程

7. 敏捷过程(极限编程)

8. 能力成熟度模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