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各类产品形态的分析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其中有个模块是跟“群”相关的,在设计过程中被研发同学质问为什么用群,而不用论坛或者兴趣小组?在解答研发同学的疑问过程中发现群、小组、论坛以及其他在社交网络中可见的圈人方式有各有特点,特梳理如下。
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社交网络中不同产品形态的特点和适用的场景:
--- 私密性:是否允许陌生人加入?是否开放给所有人?
--- 媒体属性:是否需要较强的媒体属性?即可产生和引导舆论
--- 用户特征:熟人?陌生人?半生不熟...
--- 信息特征:长or短,及时性
--- 载体:通过人or信息连接
--- 功能特点:产品形态的不同特征导致了功能点的不同
下面以出现时间的早晚(大概)排序分析不同的产品形态:
一、博客
1、私密性:非常开放,可以公开发布自己的博客,也可以看到任何一个人的博客。属性值:★☆☆☆☆
2、媒体属性:博客大号可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舆论。属性值:★★☆☆☆
3、用户特征:
1) 可无限制查看陌生人的博客内容,更多的是陌生人(笔友)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熟悉度:★☆☆☆☆
2) 用户关系:可关注,可加好友。关注之后可快速查看对方动态,好友功能有点鸡肋。
4、信息特征:
1) 有深度,一般都是几百上千字,针对某一个话题大篇幅发表自己的观点。信息价值:★★★★☆
2) 时效性弱,可推荐几年前的博文。时效性:★☆☆☆☆
5、载体:博主主要是通过博文进行交流,有点类似于以笔会友的意思。
6、功能特点:博文可转载、可评论、产品形态上以文章列表的形式展示。以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为主。
7、范例:新浪博客、QQ空间
总结:以有深度、有价值的信息为载体,信息是博客的主题,用户之间是弱关系。在当前这个浮躁的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少的人能静下心来写博文了。当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驱使着人们不断的去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某项任务,对于博客这种动辄需要写几千字的社区形式,确实不适合了。取而代之的是更符合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写作工具,比方说简书
二、群组
1、私密性:非常私密,需要加入群之后才能查看群消息和群成员,并且一般都有人数的限制。属性值:★★★★★
2、媒体属性:由于私密性和人数上的限制,基本无媒体属性。属性值:★☆☆☆☆
3、用户特征:
1) 群成员可进行临时会话,陌生人居多。熟悉度:★★☆☆☆
2) 用户关系:有好友概念,需要双方确认,间接验证了用户之间的私密性特征。
4、信息特征:
1) 话题性较强,尤其是讨论组,有的群组就是针对某一个话题而建立的,当话题消失的时候该群组也就没有了价值。信息价值:★★☆☆☆
2) 时效性强,由于群组中产品信息的门槛很低,所以导致信息的流动非常大,时效性也非常强。另外,信息的传达可以更及时(伟大的@功能),有IM的特性,时效性:★★★★☆
5、载体:以人为载体,群组是人组成的,人是链接群组中一切内容的纽带。管理群组实际上就是管理其中的人。这与博文不同,博文的操作(置顶、删除、排序等)是对信息的处理而非人。
6、功能特点:与人相关的功能,包括好友管理、群管理等。以一对多的交流方式为主。
7、范例:QQ群
总结:个人认为QQ群是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它将人天生具有的多人之间沟通的需求实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它生命周期如此之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下流行的聊天室、房间、秀场、主播等产品形态都是QQ群的一种延伸。大家都比较熟悉了,这里不做赘述。
三、论坛
1、私密性:之所以有“逛论坛”这样的动作就是得益于论坛具有开放的属性,在各个论坛模块中可以查看所有人发布的帖子。属性值:★☆☆☆☆
2、媒体属性:记得当年天涯中有个模块是专门更新一些恐怖小说的,有些天涯用户在论坛中就连载一些小说,关注度不断上升,不断的就产生了一种自媒体的属性。属性值:★★☆☆☆
3、用户特征:
1) 论坛中的用户基本都是陌生人,他们关注的是信息,是话题,而非发布这个话题的人。熟悉度:★☆☆☆☆
2) 用户关系:可关注或者加好友。
4、信息特征:
1) 有针对性,比方说咨询、吐槽等,并且论坛中的话题容易引起共鸣,导致有很多用户去相应和发表自己的看法,UGC属性较强。信息价值:★★★☆☆
2) 时效性较弱,当论坛中有新的回复时,当前帖子的位置会被提升,所以最后回复时间在论坛中式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可突出论坛的活跃度。时效性:★★☆☆☆
5、载体:当我们去逛论坛的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帖子的内容而非发布者。
6、功能特点:盖楼的方式可将某一个话题的热度提升很高。但由于话题的针对性和随意性,基本是没有转载功能的。以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为主。
7、范例:天涯、19楼
总结:论坛具有较强的话题性,是介于博客和微博之间的一种产品形态。天涯已经存活16年了,而且,应该是今年上市,说明论坛还是有一定的存在价值的。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内部论坛、用户论坛等,用于内部交流和反馈问题。
四、社区
这里的社区实际上是论坛的一种补充或者延伸,主要的产品形态是兴趣部落、兴趣圈子、话题广场等。
1、私密性:同论坛
2、媒体属性:同论坛
3、用户特征:同论坛
4、信息特征:和论坛的区别主要在于信息的组织上。传统的论坛是以客观因素来划分,比方说地域、年龄等,而最近流行的圈子这种形态,主要是以兴趣这种主观因素来划分,相当于人为的为用户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每个人都有参与感。
5、载体:同论坛
6、功能特点:由于跟兴趣相关,所以我可以关注某论坛,我只看或者优先消费我感兴趣的信息。
7、范例:陌陌的陌陌吧、QQ的兴趣部落、辣妈帮、大姨妈等
总结:陌陌的上市验证了这种陌生人之间基于兴趣的社交方式的可行性,兴趣是固然存在的,圈子只是将这种固然存在的东西展示了出来,满足了用户诉求、分享、交流的需求。
扩展下,目前国内基于陌生人的社交产品多如牛毛,以交流方式的创新为出发点的产品包括比邻、友加、秒视、友群等,以垂直用户群为出发点的包括脉脉、辣妈帮、blued,以地理位置为出发点的包括微聚。无论怎样,将应该连接在一起的人连接起来了,就OK啦!
五、人人
以人人、fb为例进行阐述,想不出来他们应该统一叫什么
1、私密性:私密性较强,只能看到好友的动态。属性值:★★★★☆
2、媒体属性:具有自媒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好友数量上。属性值:★★★☆☆
3、用户特征:
1) 以半熟人为主,用户之间具有某种自然联系,比方说同学、老乡。熟悉度:★★★☆☆
2) 用户关系:有好友概念,需要双方确认,间接验证了用户之间的私密性特征。
4、信息特征:
1) 以分享和秀为主,我就是要告诉别人,我很帅、我很快乐、我在吃大餐。信息价值:★☆☆☆☆
2) 时效性强,在好友数量较多时一分钟几十条动态更新很正常。针对某个用户的信息传达也较强,但不具有公告特性。时效性:★★★★☆
5、载体:人和信息的结合,我想看好友最近都在干什么,好友和动态缺一不可。
6、功能特点:以动态和分享为主,我在干什么,我觉得这个东西很吊充斥着信息流。
7、范例:人人、开心、FB
总结:人人死了,开心死了。人人之所以挂了,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是用户群体,从校内转变为人人太慢了;第二是用户关系的处理上,单一的依靠同学这样一个概念导致毕业之后的用户的流失;第三是移动化的落后;第四是产品功能的臃肿,什么都有。。。
六、微博
1、私密性:私密性较弱,只要关注就可以查看动态。属性值:★★★☆☆
2、媒体属性:看看微博上有多少大V和广告就知道了。属性值:★★★★★
3、用户特征:
1) 以半熟人为主,相比人人,微博的用户关系更弱。熟悉度:★★☆☆☆
2) 用户关系:粉丝和关注,这就彰显出了其媒体属性和获取信息的价值。
4、信息特征:
1) 短短的140个字可让用户一眼就可以浏览完信息的内容(长微博除外),是快速获取各方面信息的很好的方式,所以有了“刷微博”的概念出来。信息价值:★★★☆☆
2) 时效性强,在好友数量较多时一分钟几十条动态更新很正常。时效性:★★★★☆
5、载体:人和信息的结合,我想看好友最近都在干什么,好友和动态缺一不可。
6、功能特点:信息流通更快,所以相比评论和转载,赞在微博中的价值会更高。
7、范例:微博、twitter
总结:媒体属性强,造成了大量的大V和广告,看看现在微博中都是广告和拉粉,信息变得越来越咋,关注的人当中,越来越多跟自己没关系的大V和企业号。
七、朋友圈
1、私密性:私密性较强,只能看到好友的动态。属性值:★★★★★
2、媒体属性:具有自媒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好友数量上。看看现在朋友圈中的代购就知道了。属性值:★★★☆☆
3、用户特征:
1) 以熟人为主。熟悉度:★★★★☆
2) 用户关系:好友的,要相互验证。
4、信息特征:
1) 由于是熟人,所以更多的是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价值不大。信息价值:★★☆☆☆
2) 时效性强,在好友数量较多时一分钟几十条动态更新很正常。时效性:★★★★☆
5、载体:人和信息的结合,我想看好友最近都在干什么,好友和动态缺一不可。不过这里更多的会体现人的元素。
6、功能特点:信息流通更快,没有转载,赞在这里的价值更高。
7、范例:微信朋友圈
总结:朋友圈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由于都是熟人,所以不适合发布一些负面信息,比方说吐槽加薪,被领导看到就完了;另外就是看朋友圈中信息的价值越来越低,广告、炫耀等越来越多,所以我现在是把朋友圈关掉了。
这里有个问题,人人和朋友圈都是针对的熟人,都有好友概念,信息的内容也基本类似,为什么人人死掉了,朋友圈却可以活下来。留作大家思考
最后总结下这几个产品形态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