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口、妒忌和懒惰
恶口
最近为准备培训的讲义,看一本合同翻译与写作的教材。作者也算知名人士,自我大学时代便知道此君。
不想,发现了错译,还不只一处。这就尴尬了……
早上将封面截图问八戒:是你师傅吗?
答曰:不是,师傅的小伙伴。
我说:好的,了解了,你上次说的留美的那位。
其实当时肚子里还有半截话没说出来,怕她追问,然后我会忍不住吐槽。
那半截话是:幸好不是你师傅。
这是真心话。因为从八戒的描述来看,她师傅是位有趣的人,似乎不会犯这类错误。
这也就是我年纪大了,如果年轻几岁,肯定开启吐槽模式。不止如此,还得截图发到微博等各种平台,让大家知道我的厉害。
当年在金杜,不就因此得罪过一位外所的老大?
当时还只是在博客里默默写一些纠误辨析类的文章,没成想一天师弟过来找我,说他在那位老大手下实习,老大想见我。
我那会还是个文艺人士,可不想因此封口,婉拒了。现在看来好傻逼。
真的老了吧。吐槽星人能量不足。
妒忌
网上检索看到母校一位老师的文章,介绍写的是“xxx法的扛鼎之作”,大有人大教授的作风。
心想,这就不对了,这可不是我们学校的风格啊。
往下看作者介绍。我靠,教授+博导了!当时醋缸就翻了。
我还是跳不出学术圈的评价体系啊!看到当年早十届八届的前辈荣升,妒忌心就油然而生。
其实也不怪我。在我的心里,自己还是二十多岁的样子,他们也还是三十岁出头。他们摇身一变成教授博导,而我还在体制外打转,这是我潜意识里无法容忍的。
当年也曾豪言壮语过,睥睨杰出的青年前辈,点评民法学界的江山。现在想来汗颜,于是妒忌心来的也就更为强烈。这叫暗补偿心理。
静下来想想,当年长我一个decade的老师们,如今也已是四十多岁了。四十多岁的人,应该是教授博导级别了。而我则应该进到他们三十多岁时的位置,只不过是我原地踏步了而已。
只能怪自己不争气。
懒惰
这不争气,一大主因在懒惰。
懒惰并非是说我不肯出力。我肯出力。比如高考,定下目标,我比谁出的力都不算少。
懒惰是说我没有目标,也不善于发掘目标。这点不像山东人,典型的山东男性除了是大汉外,往往都是目标明确,钻研有方。
我像是个懒散的败家仔,任凭财力、才分与青春洒在不产生效益的地方。
律师之路走了半截,坑坑洼洼,以为自己是个学术苗子,转身继续学术。
学术圈走到底,发现自己不想干这个了,于是前面做的努力白搭。
就算目前做的法律翻译,也是半推半就上了贼船,啥时候下船也说不好。
与此同时,我的同学朋友们在各行各业都已经是顶大梁的了。我好像还没摸到“职业的天花板”,不,是门槛。
看书也是一样,东看西看。自从跳出学术圈以来,不用写论文了,看的就更杂了。要不是这两年生活压力大,还不知道要浪到什么时候呢。
长个脑子就是往里放书籍,消化知识的?不用来寻思下人生目标?赚点大钱,当个大官?
哎,胸无大志,才是最大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