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成长简友广场哲思

两岁的小孩,你的耐心是什么?

2020-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夏沐紫苏

晚上九点左右,CC的奶瘾来了。

哼哼唧唧,指着奶瓶奶粉罐,嘴里叨叨“neinei”。

妈妈不急不躁地打开奶,瓶装温水,准备倒奶粉进去兑。

可是这CC呀,奶瘾一来,就上头,急不可耐,看到奶瓶里晃动的牛奶,着急得要马上喝。

“等一等,等妈妈把它摇均匀些,耐心点好吗?”

CC才不知道耐心是什么,他只知道他要喝neinei,而且是立刻,马上!

他眼巴巴地盯着奶瓶,急吼吼的大哭起来,两手高高地举起来,想要马上拿到奶瓶。

“这小家伙,一点耐心都没有!”坐在一旁的奶奶感叹。

可是啊,耐心是什么呢? 他又从何得知。

妈妈蹲下来,保持和CC差不多高的距离。

“来,CC,我们一起来数数,数到10就可以喝了,好吗?”妈妈想到一个好办法。

“1”,妈妈右手摇晃奶瓶,左手伸出食指。

CC这时候停止了哼唧,也跟着妈妈学着伸出右手小食指,嘴巴奶声奶气地说“1”

“2”,妈妈伸出了食指和中指,一个耶的手势。

“2”,CC也会说2了,但还不会比这个手势。

如此这般数数,直到数到十,妈妈停了下来,遵守约定,将奶瓶递给CC。

CC赶紧接过奶瓶,打开盖子,直接站在原地大口大口地吮吸着牛奶。

那样子,又着急,生怕不快点喝就没了,又满足,终于喝到心心念念的“神仙水”了。

妈妈蹲在CC旁边,看着CC。

“你知道耐心是什么吗?“

“耐心就是你想要喝neinei 的时候可以等一等,不哭不闹。”

“刚才你在等喝neinei 的时候,可以不哭,和妈妈一起数数,还从1数到了10 ,这样就是很有耐心。”

妈妈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懂,切切地希望能给他种下一颗耐心的种子。

这方法,还是从樊登读书那听到的,真的是太实用了。幸好当时还做了个笔记。

有一天晚上,嘟嘟躺在床上大哭,喊着“我要喝大牛奶”。这时候,他妈妈就赶紧去给他冲大牛奶,我一看,心想糟了,这孩子的性子像他的妈妈,真够急的。

我就过去陪着他,和他在一起,给他安全感。我趴在床上对他说:“嘟嘟,你现在是不是有点儿着急?”

他开始听我说话。我接着说:“嘟嘟,知不知道什么叫‘耐心’?”他说:“我不知道。”我说:“没关系,不知道也没关系,爸爸告诉你,耐心就是牛奶还没来的时候,咱们也可以不哭。”这是先播下种子。

第二天,他要喝大牛奶,他妈妈去冲牛奶了。我又过去陪着他说:“嘟嘟,爸爸昨天给你讲过什么叫‘耐心’,你还记得吗?”他说:“记得。”然后,他开始回忆内容,说:“没有大牛奶也不哭。”我说:“很好,来,试试看。咱们能不能表现出耐心,咱们尝试一下,表现出耐心来给妈妈看看。”他就努力忍了一会儿,这时候,他妈妈过来了。

此时,要赶紧抓住这个机会去塑造他的行为,告诉他这个做法就叫作“耐心”。所以,我立刻跟他妈妈说:“你快来看,你儿子表现出耐心了。”我对嘟嘟说:“你刚刚表现的这个行为就叫作‘耐心’,你真棒,你已经学会了。”

那么,他学会了吗?小孩儿学东西真的是很快的!

后来,嘟嘟4岁的时候,我在家里玩手机,他说:“爸爸,我要看你的手机。”我就跟他讲“耐心”,他就说“忍耐”,他的理解变化了。他给耐心的定义是要能忍耐,不断地在改变自己对这个词的理解。情感引导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樊登老师讲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提到的情感引导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