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知易行难”到“知行合一”(三)
03,知行合一,首先要致良知、正三观
什么是正的“三观”?只要是符合我们内心良知(或者可以说是道德意识),就是正确的“三观”!
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应顺从我们内心的良知。
良知和欲望恶念的冲突,是我们“知行合一”最大的阻碍。
那到底什么是良知呢?
王阳明有一次到了杭州,在这里的一所寺庙中,他见到了一位据说是道德高深的禅师。王阳明是慕名而来,想从禅师这里得到教诲。但谈了一段时间之后,王阳明觉得这位禅师谈的佛理也不过如此。双方渐渐无言以对。在沉默之中,王阳明突然有了一个念头。他打破了沉寂,开口发问:
“你有家吗?”
禅师睁开了眼睛,答:
“有。”
“家中尚有何人?”
“母亲尚在。”
“你想她吗?”
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即刻的回应。良久之后,禅师一声叹息:
“怎能不想啊!”
然后他缓缓地低下了头,在他看来,自己的这个回答并不符合刚才讨论的佛理。
王阳明站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个惭愧的人,严肃地说道:“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
听到这句话的禅师并没有回应,却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他庄重地向王阳明行礼,告辞而去。第二天,他收拾行装,舍弃禅师的身份,还俗回家去探望自己的母亲。(以上来自《明朝那些事儿》)
禅师爱自己的母亲,想念自己的母亲,这是他天然就具有的、不学而得的道德天性,也就是他的良知。他遵从自己内心良知的指示而行,放弃了此地的一切虚名浮利,回家去孝敬母亲,达到了良知的要求,这就是“知行合一”。
我们应该见过腰缠万贯,可是去菜市场跟阿婆买菜还要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的富太太的事迹;应该也听说过,打扫卫生捡到巨款却能拾金不昧、物归原主的环卫工人的故事。
这两件事,姑且不论当事人的对错得失,但是每一个知道这两件事的人,肯定都会鄙视摒弃富太太的行为,都会赞赏认同环卫工人的举动,这个就是我们内心的道德意识,也就是我们的良知!
一个人死不认错,那是他的“良知”之心难以接受自己做错犯错,所以找理由找借口,狡辩推辞;
一个人借钱不还乃至断绝联系债主,是他的良知让他羞于面对自己的恶行,宁愿掩耳盗铃般地逃避现实;
一个人偷盗抢劫、无恶不作,但是他必定难以幸福、开心、快乐,反而往往空虚、忐忑、惶恐,这就是他的良知因拒绝接受他这样的行为而滋生对立的情绪。
尽管人间世事,往往正难胜邪,白易沾黑,但是我们内心永远向往公平、光明、正义、和美好!因为良知就在我们心中,时时刻刻、不眠不灭、如影随形!
04、唤醒良知,以光明之心,建立自己的人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