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申时行——《万历十五年》之二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冯雷
我说申时行——《万历十五年》之二

进入到《万历十五年》的第二章,主人公换成了首辅申时行。在前任首辅张居正的巨大影响力之下,申时行很明显更加低调稳重,更加注意保护自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从不张扬地发表观点。因为他深深地知晓张居正是多么地专横跋扈说一不二,同时张居正在政令施行上一丝不苟,他非常反感文官在奏折和上书中炫耀文彩,他认为那是华而不实的东西。但申时行绝不会冷嘲热讽地加以否定。

从张居正和申时行的对比来看,后者更像一个老好人,但是能够成为首辅也是需要实力和演技的。在培植万历方面,申时行同样做出了许多努力。身为首辅大臣,责任所在,必然让他在礼义道德方面更加强化。因为至少在万历年间,道德是一把双刃剑。它总是不失时机地被某位官员拿出来当作对付政敌的工具。当然,如果处理的好,有时又会“用道德的名义去掩饰实际的利害”。如何利用道德,不但可以指导行政,同时也是一项技能,非深谙个中之人不能驾轻就熟。

申时行是一个很会在制度里边屈尊的人。“他懂得为臣之道,如果皇帝说他的问题在脚痒,首席大学士就一定要相信这问题在脚痒。”有时候,太多的对上级的质疑就是变相的否定,甚至是耍小聪明。这是很幼稚的,也是很危险的,所以申时行不犯此类错误。

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发现了文官集团许多问题,比如同年同乡以及科考的老师,都在一定程度上联结成庞大的集团,真可谓扯耳朵动腮。“一个人得中进士,立即有人前来出谋划策,如何买田放债,如何影响诉讼,如何利用权势作额外收入的资本。”这都成了张居正要面对解决的问题。但是申时行就看不到吗?当然能看到,可是申时行决定做和事佬,这种风格一半来自于天赋,一半来自于前任和后台那里得来的教训。这也就决定了他不愿意宣扬别人的缺点,很少批判。我个人觉得这也会让人觉得他没有杀伐果断的魄力。所以,高官并不是谁都能做的,有的人如鱼得水,而有的人就会怀疑人生。

但是申时行很注重“各种人才都能在政府中发挥长处”,所谓“大才小才,庸才劣才,全部如是”。如此这样才能让各项事务迎刃而解。申时行不会像张居正那样将文官放到一个时刻监视的环境中,他让许多官员有了相对的安全感。其实官越大,越缺少信任感,除了运用权力支配下属工作,最担心下属利用空闲下蛆生事端。这说明官位越高人内心越孤独。

这也是申时行防患于未然的手段,他恕道待人鼓励诚信,期望各人自动地各尽其能地补救罅隙。

不过,万历皇帝渐渐成熟,对于张居正的反思越来越成熟,申时行即使是文渊阁的资深成员,也难免被驱逐。总之,一个人能做到什么位置有多大成绩,当真来自于时也运也。

请关注《万历十五年》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