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河南挺住!关于大雨的回忆
昨日老家河南普降暴雨,郑州的24小时降雨量更是超过250mm,相当于150个西湖的水1个小时内倒进郑州,真是前所未有。
大雨对我而言,印象非常深刻,小时候,就与雨水做斗争。
小时候家里是多年的旧式砖土结构的瓦房,地势低洼,再加上老鼠的破坏,只要一下雨,大街上的雨水就会顺着老鼠洞直接灌进屋内。
我住的配房,屋顶是木板支撑起来的炉渣,涂了一层水泥做成的平顶,年长日久,产生了裂缝,雨水会顺着缝隙流进土坯层,水渗多了,就往下掉泥巴。经常遇到连阴雨,泥巴直接掉到床上。有些漏雨的地方还会滴滴答答往下滴水。
这个时候,全家只好总动员,锅碗瓢盆一顿作响,把水往院里赶。
因为地势低,水沟渠道也不通畅,几家邻居就到大街上改搞水道,让雨水尽量不忘家里面流,让水流往村西头地势较低的地方。
很多时候,因为改水道的原因,东家的水流到西家,于是两家就产生了口角。在大街上,都拿着铁锨之类在改水道,如果矛盾升级,甚至会发生械斗的惨剧。
我们家和东院一家,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不像村里面做生意的邻居,把地基垫得更高一些,这样雨水就流到别的地方。
然而我们和东院邻居,也多次因为改水道的原因闹得不太愉快。
我们后院的邻居,论起来是本家未出五服的族人。因为都是祖宅,在宅基地上建设住宅,他们家做点小生意,所以有些积蓄,就修建了楼房,地基也高高筑起。
每到下大雨,他们家的雨水,就会顺着我们家屋后的墙根走到我们和东院家的胡同里。雨水有时候就会顺着老鼠洞或者墙洞钻进我们家里。
每到大雨,我们两家就有点苦不堪言。
在农村最大的特点就是相互攀比,你比我家地基高,我盖房的时候争取比你们家更高。我们村里面基本也没有基础建设的规划和标准,谁家想垫多高的地基就垫多高,谁家想盖多高,只要有钱就可以盖多高,只要是在自己家的地基上,别人基本也不干涉。
等我研究生毕业考到了北京中央部委下属的事业单位,算是稳定下来了。
定居北京后,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有一年,妹妹打电话给我,感觉有些带着哭腔,告诉我家里又被淹了,雨水灌倒屋里,没过了脚脖子。
想到小时候跟雨水抗争的往事,心里挺难受的。就下决心给家里翻盖一下房子,跟爱人一商量,她也支持。
我们刚刚工作两年事件,就拿出了8万元的积蓄,给家里盖房子用。
盖房子的整个过程,因为工作忙的原因,我没有参与。等我放假回到家里看一下,确实改善不少。
跟父母的交流过程中,才知道,因为我们家是盖的平方,我们前面后面右面的邻居都是楼房,所以就把地基垫得高高的,还因为这个原因,让后院的邻居奶奶气不过,但又无可奈何。
因为刚参加工作,在北京还买不起房子,只有租房子住,记得在北京大兴枣园小区,租了一套房子,房子是同事的,因为是顶层,每到下雨,雨水会直接下到床上,我和爱人只好拿脸盆去接雨水。
看到郑州的大雨,心里挺不好受的,因为河南是我的老家。老家有了难处啊,希望早日走出阴影,回归到我们河南人的乐观和豪情。、
河南挺住!郑州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