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梅读写交流群

拆书0103+晚圣+还在感叹每天生活没目的?你可以从这件小事开始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24人  晚圣

下文为跟着释若老师练习拆书对《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进行第3次拆解。

R-原文摘抄

片段1:通过记录掌握选书主动权

制作购书清单的第二个理由就是,它能帮自己找到真正想读的书。

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会买些根本不读的书,根本原因就是冲动购买、总是想着这本书或许有用”“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要有啊”,不知不觉就拿起书走向了收银台。

这个时候不应过于冲动,要仔组确认我是不是真的想读”。

为了能够更有主动性地选择书籍,重要的是事前一定要做好计划。

列购书清单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不断列表的同时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

首先,找到清单里列的那些书。其次,看到实物后判断要不要购买。最后,排除点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不需要、没必要读的书,只选择自己真正想读、有必要读的书购买。

片段2:列购书清单的诀窍

购书清单,就是一份有别于笔记本的专用表格。

我会把购书清单用A4纸打印出来叠好,收纳在笔记本里。

为了方便在看到想读的书时能马上把书名填在清单里以防遗忘,我不管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笔记本。

把具体的读书需求写在购书清单里,比写在笔记本上更方便日后调查书名。

不过购书清单有个缺点,那就是在使用几个月后,感兴趣的书会越来越多。列在清单里的书目一增加,就会出现一些拖延很久都没有买的书,为了彻底清理这些让人没有阅读热情的书,偶尔要大刀阔斧地对清单进行缩减。

片段3:让清单和笔记本联动起来

如果在报纸和杂志的书评里看到想读的书,在把书名列入购书清单的同时,把那篇报道也贴在笔记本里吧,这是为了在看完书以后还可以通过这篇报道回想起当初买下这本书的契机。

把书评贴在笔记本里保存好,除了更方便阅读以外,还能在剪报的同时直接写上自己的评论,这样在重读的时候还能看到自己在读这本书之前的思考。

日常笔记或报纸剪报→购书清单→读书→重读笔记或剪报

这种过程的目的是让书中内容变成自己智慧财产的重要一环。幸亏我们有笔记本,这些工序都变得简单了。

I-原文重述

片段1:通过记录掌握选书主动权

这两天,双十一疯狂剁手的小萱老是愁眉苦脸,我还以为她是为了月底要吃土了发愁,今天她才说她愁的是天猫的退货系统崩溃了。好不容易熬夜抢到的货为啥要退了呢?原来,小萱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奔着便宜去的,第二天她就后悔了,买的“宝贝”几乎都用不着,结果现在退也退不了,都是冲动消费害的!

朋友,你买书时是不是也有类似经历?走进书店,“咦?新出的畅销书看着不错,买一本吧”“同学都在讨论这本书,我也买来看看”“买二本送一本,不能错过”,不知不觉就买回一堆放在书架上吃灰的新书。

就像小萱奔着便宜扫货一样,咱们很多人买书都是盲目的,事前既没确定自己真正想读的书,更没有做好读书计划,结果就是买一些根本不会读的书回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的人进超市以前会列好购物清单,按照清单购物。我们进书店之前也应该列好购书清单,这样不仅不会买到注定“吃灰”的书,也可以在列清单的过程中梳理、搞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有人说,读书是一个结缘的过程。那咱们应该尽力结善缘,不是吗?

读到这儿,你们一定在想,“太好了,下次去书店我就把清单给店员,让她帮我把书找来我结账就可以走人了”。在此我建议你不要依赖别人,最好自己亲自找书。在书店找到清单里的某本书后,我希望你仔细看看实物判断要不要买,毕竟清单上的很多书在这之前你也没见过实物。要谨记一条原则,那就是宁缺毋滥。只选择自己真正想读,而且有必要读的书。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

朋友们,就像重视理财一样,重视“理书”吧。理财不到位破的只是你的钱包,“理书”不到位破的却可能是你的未来。

片段2:列购书清单的诀窍

工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朋友,购书清单可不是在笔记本上简单写下想买的书名,它是有别于笔记本的专用表格。如果你打算按我的方法有目的的购书买书,那你现在就要收起对列清单的轻视。

把购书清单用A4纸打印出来,叠好后收纳到你的笔记本里,随身带上笔记本,在看到想读的书你就能马上把书名填在清单里而不会遗忘。这样做相比于直接把想买的书写在笔记本上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方便日后调查书名。

当然,任何工具都不会完美地解决所有问题,购书清单也是有缺点的。在你使用清单几个月后,感兴趣的书会越来越多。随着书目的增加,如果你不能及时去买的话,清单上就会有很多在列而未读的书。这时你就要“断舍离”了,干净利索地缩减清单,彻底清理掉不能激起你的阅读欲望的书。

列清单方式不复杂,坚持用起来才困难。就像考驾照一样,拿证很容易,驾驶技术却需要我们长时间开车才能熟练掌握。

片段3:让清单和笔记本联动起来

把清单收纳进笔记本里,除了方便随身携带,还可以让笔记和清单联动起来,在笔记本中留下关于想读的书更多的信息。

比方说,当某本书的书评或报道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在把书名及时写进清单的同时,我会剪下书评或报道,也贴在笔记本里。这样,在看完书以后,通过书评或报道我还能回想起当初买这本书的契机。有时,我会直接在剪报上写下自己的联想或评论,这样在读完的时候还能审视自己在读这本书之前的思考,这也是锻炼自己的思维。毕竟,理查德·保罗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的方式,该艺术能够优化我们的思维方式。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日常笔记或报纸剪报→购书清单→读书→重读笔记或剪报,这个循环的作用就是让书中的内容内化为我们脑中的智慧。得益于笔记本和购书清单的联动,这个过程可以无缝简单运行了。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晚圣说:“光有笔记无清单则丢失计划性,光有清单没笔记则丧失批判性。”

A1-联系实际

我以前同办公室的老常,有着20多年的机关工作经验。他每天上班前第一件事就是认真梳理当日工作安排,有时甚至要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梳理。我一度很困惑,“工作那么多,抓紧时间干啊,一件一件地办就行了,花这么久做计划有何用”。在一次庆功会后,我忘记为副局长准备祝酒词,被副局长当着众人教育“做事无计划、随意常漏项”,之后我才明白老常为啥这么重视梳理工作安排。

工作安排保证每天的工作有序不会白忙,购书清单则保证未来一段时间的读书有用不会白读。

反思了两天,自己之前的人生就像之前读书一样,读到啥是啥,走到哪是哪,一直在人生路上随波逐流。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以后的日子,要像用购书清单有计划、有目的地买书一样,谨慎地选择要做的事。希望学习写作可以成为一个契机,哪怕最终只是自嗨,在走完这一段路再“重读”时,我会自信地说这一段路没有白走。

A2-规划运用

用购书清单指名购书,这可能会刷新很多人的“购书观”,我也不例外。心理学认为,人类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可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研究也表明:只有在“学习区”内做事,人才会进步。这就是为什么说,往往越是让你不舒服的事,越是值得一做,这种新的购书方式大抵属于此列。鉴于新方式对自己改变的程度比较大,所以首先要在思想上增强对新方式的认同,如果有抵触的话,在实践中是很容易开倒车的。具体来说,我可以:

一、反向操作,明确三不买一慎买:不在清单里的不买,列入清单超过一月不买,不知主题不买,畅销书慎买。

二、起用一直留存没舍得用的那个较贵的笔记本。利用对贵重物爱惜的毛病,审慎使用这个笔记本。列真想读的书单,记真有用的文字,结真有味的果实。

三、基于现在加入知识星球了。用好这个平台,向小伙伴们了解拟购买的书的更多信息,向老师们咨询感兴趣的书是否当前的自己。

最后,关于使用快速阅读在5分钟内读完第二章的体会如下:

首次使用快速阅读还是不太熟练,也不符合平常的习惯,没能达到一目十行的速度,用时大约15分钟。读完第一感觉就是:混沌。好像在短时间里摄入了大量信息,细细回想却抓不住太多内容,如同空中飘散的柳絮,看得见却握不住。通过一刻钟的阅读,总的来说,我对使用清单有目的购书刷新了认识。以前购书基本只靠一条被动的途径:那就是别人推荐,包括现有书籍的作者、电视节目和网络平台等,从没有尝试有目的地建立自己的购书清单。原文还介绍了很多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利用枢纽书、到实体店购书等,对其详细内容我还真说不上来,也就记住了几个名词。下面谈谈对快速阅读方法本身的体会。

首先,这可以作为第一步定位核心章节的补充。在第一步中,我们主要是通过阅读前言了解书的主题后,研究目录,从作者凝练了各级标题确定核心章节。由于没有进一步核实确定的章节具体内容,所以对核心章节的确定很可能存在误差。通过不超过30分钟快速阅读能够进一步确定围绕全书主题的核心章节位置。

其次,笔的移动真不能停。我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回看了应该有4次,本身就读的快,没读明白是正常的,总是按耐不住想回头去读清楚一点,但一旦回头就会发现想进一步细读的地方更多了。由于有时间限制,哪怕刚开始不熟练,也要克制住自己想回看的冲动,对此可以强迫自己眼睛跟上笔的移动,不过对此还是要进一步练习。

最后,一目十行情况下发现的金句大概率会是作者加粗的,往往位于段首或段尾,所以读到这些位置可以稍微慢一丢丢,只能慢一丢丢,不能再多了,否则很容易造成超时。

附上本次练习的笔记:

拆书0103+晚圣+还在感叹每天生活没目的?你可以从这件小事开始改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