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庄子的逍遥
有一次,我给学生讲庄子。下课后一个男生对我说:“我最喜欢庄子了,那种逍遥太让人神往了。”其时于丹的《庄子心得》正流行,看着他一脸的真性情,我就知道他没好好听我讲课。于是只敷衍两句,各自走开。
《庄子》开篇就是“逍遥游”,说逍遥是庄子的理想自然是对的,可逍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的画面无法不让人产生逍遥的联想,于是鹏鸟高飞便成了逍遥的象征。李白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可庄子却让蜩与学鸠取笑大鹏:“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莫非庄子是想说蜩与学鸠不如大鹏逍遥吗?郭象以为,大鹏与小鸟各任其性,各逍其遥:“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抢榆枋而止。此比所能则有间矣,其于适性一也。”
李白与郭象的问题在于,他们觉得庄子是开门见山的:开卷题为“逍遥游”,落笔就是鲲鹏扶摇直上九万里,这不是逍遥是什么?殊不知庄老夫子可没有这么心急,便如一个功力深厚的武林宗师,有着足够从容的气派,走上台来先做了几下伸展运动,便获得满场喝彩,没想到真正的表演还没开始呢。老舍《断魂枪》里,王三胜演武之前,先“抡了几下竹节钢鞭,把场子打大一些”,庄子之起笔,也不过是抡钢鞭打场子,借大鹏与蜩及学鸠作一对比,说明“大小之辨”。从“北冥有鱼”,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再到“汤之问棘也是已”,都是为那句结语做注脚的——“此大小之辨也”。
小鸟不及大鸟,小智不及大智,小年不及大年,小逍遥不及大逍遥,大小之辨最终落到人生境界的“大小之辨”:
……此大小之辨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那“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比如“包青天”之类,功盖一朝,名满天下,却是最不逍遥的,故宋荣子犹然笑之,世上多称之为“贤人”。
宋荣子能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亦如举世嫌迂阔而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孟,虽有事功而不计虚名,人格上更为逍遥,可名为“圣人”。
而宋荣子虽忘虚名而未忘事功,却不如列子之功名两忘,御风而行,悠然自适,更为逍遥。只是列子虽然“免乎行”,却终是“有所待者”也——待风方能翔举,有待则不能彻底逍遥,只可名为“神人”。
只有那种“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全无所待,忘我以合天,方至逍遥的最高境界,可名为“至人”。
总结一下,贤人是有己、有功、有名;圣人是有己、有功、无名;神人是有己、无功、无名;至人是无己、无功、无名。故而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那么庄子何以要绕九万里这么大的圈子,卖鲲鹏之变这么大的关子来写逍遥的“大小之辨”呢?这正体现了庄子的风格,所谓:“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以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道出的是宇宙间石破天惊的大秘密,不以这种山崩海运的笔力,何以能撼动世俗人积以成习的观念呢?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庄子明明说的是列子有待、至人无待,何以又转成有己无己了呢?下面就谈谈无待与无己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的世界里,物我不齐,彼此对立,这是人类不能逍遥的症结所在。相对的世界有两种情况:对方与自己相反,则是“有对”,有对则有是非;对方与自己相合,则是“有待”,有待则有依赖。“冤家路窄”,互相对立自然是互相纠结;“不是冤家不聚头”,相互依赖也是相互缠缚。以浅言释之,恨则怼之,爱则待之,两种情况都不逍遥。想要逍遥,必须将对待同时取消。
常言道:“你赶紧从我眼前消失!”这样我就可以取消对待,逍遥自在了。可是,对方不消失怎么办呢?既然不能让对方消失,那就只能让自己消失。让自己消失便是无己,无己便能逍遥。来看看逍遥的至人是什么样子: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颜成子游看到南郭子綦“似丧其偶”,丧偶也即无对,而南郭子綦自己却说“吾丧我”,丧我也即无己。可以说,南郭子綦是一个因忘我无己而达到逍遥境界的至人。所以我说,一脸的真性情绝不是逍遥,只有像南郭子綦那样形同槁木、心同死灰者才是真逍遥。换言之,逍遥不是张扬自我,而是取消自我;不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而是根本不想喝酒,不想吃肉。
所谓“欲除烦恼须无我”,从某种意义上讲,傻子是快乐的,因为他更能做到无己。圣人与此类似,却有着智慧的觉悟,所谓“大智若愚”。说来容易做来难,谁能真正做到呢?你做不到,所以你是俗人。不过,靠近一步是一步。不能做到无我,至少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否则便会感觉处处不受待见;将自己看轻点,所对变轻,所待也轻,烦恼也轻。有一次我在超市收银台交款,前面的一位中年妇女取钱时掉了一枚五角硬币,滚到不可知处,她急得面红耳赤。我真可怜她,这就是“犹有所待也”,你爱一枚硬币,也便被一枚硬币拴住了,便不得逍遥;我虽不是大款,但一枚硬币还是能放下的,我便比她逍遥。
逍遥必须无己,这是对内而言;对外而言,还要无用。“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能者劳,智者忧,你是有用之才,就会被委以重任,也便不能逍遥,而无用之人则无此累。北宋宰相文彦博年纪大了,上书乞致仕,皇帝就是不许,让苏东坡草诏驳了回去:
敕彦博:自去岁以来,数苦小疾,尚能勉留,以辅不逮。近者神明所相,体力自康,视听不衰,步趋加健,乃欲求去耶?今御戎之策未有定议,京东西、河朔荐饥,公私枵然。方与二三臣图之,卿未可以即安也。
常听老人慨叹,人老了,不中用了,这里文彦博却是欲求无用而不可得。试想文老先生读到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时,当有幡然之悟。
庄子还讲过一个故事,有个叫支离疏的人,先天罗锅,靠着给人缝补浆洗、筛糠簸米度日,“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别人躲着怕被抓壮丁,他却撸起袖子游于其间,回家还能吃低保,简直能把壮丁武士们气个半死。然而总有人喜欢与庄子较真,《庄子》外篇载: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取不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这最后一句其实是弟子给出的答案,要是庄子本人肯定会这样说:“此不能鸣者尚可食,亦用也。苟其肉亦酸腐难食,则又奚惧?”
内而无己,外而无用,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想想孔子最中意的弟子隐于陋巷的颜回吧。孔子偏爱颜回,子路颇为不服,反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然而就是这个能用于世的子路,最后身死三军之中,不得其死然;而颜回虽不幸短命早死,亦是终其天年,哪一个结局更好呢?
说起来好像复圣颜回与支离疏是同一类人了,当然不是。庄子说:“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如果说支离疏是“支离其形者”,那么颜回便是“支离其德者”。先秦诸子中除了孔子,对颜回称道最多的就是庄子了。我们看看庄子笔下颜回的功夫与境界: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坐忘而同于大道,舍小我而得大我,这才是庄子心目中的“孔颜乐处”,庄子哲学的最后落脚处。当然,此可与智者道,而难为俗人言也。
然而,最后,不得不悲哀地承认,说了这么多,我自己到底也还是一个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