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启微录洞悉“天行”的眼力

阴符启微录——观音菩萨与观心

2019-04-03  本文已影响10人  a463cc15b18a

                          ――来源于留余

在佛教中,有位大家耳熟能详的菩萨——观音菩萨,这位菩萨又叫做“观自在菩萨”。佛家重要的经典《楞严经》中,有观音菩萨如何修行的详细说明,佛家另一部重要经典《心经》中,则记载有观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对于修行状态的详细论述。那么,观音与观心,究竟有何关系或者有何奥妙?请大家静下心来,品味一下我们下述的内容。

现在,大家坐在这里,不妨让自己的心静一静,细细品味一下——当下,我们耳朵里,能听到哪些声音?稍稍细心一点,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能听到的声音,有两种,一种,是“外界”的声音,比如汽车来去的声音,或者有人说话的声音等;另一种,可能我们还能听到自己身体内部的声音,比如耳朵背后,或者后脑勺处,有血液流动的声音。这种内在的声音,如同我们用手轻轻拢住耳朵时,听到的的那种“嗡嗡”声一样。好的,如果能听到这两种声音,我们不妨玩一个小小的游戏,练习一下——让我们的注意力,在这两种声音之间切换,听一会儿“外界”的声音,再收回来听一会儿内在的嗡嗡声,然后再向外,然后再向内……切换的频率可能稍慢一点,着重要品味的,是“注意力”在照见内与照见外之时,这个注意力自身,是如何“运作”的?它照见此端的时候,彼端是否还存在?

如果能够自如的控制“注意力”,则再感受一下,那个能够控制注意力,能让注意力进行“切换”的那个东西,它在干什么?微妙就在此处——我们再细致一些,不难发觉,那个在控制注意力的东西,它,在我们内在“说话”,它在不断地自己与自己“说活”,请注意,这个“说活的声音”,是无声的,但它更为深密与细微。也就是说,我们其实能听到的声音,一共有三种,第一种,是外界的声音;第二种,是体内的声音;第三种,是无声地自言自语。还是像刚才一样,继续玩刚才的游戏,我们让自己的注意力,慢慢的在三种声音之间切换,重点体会从外界的声音,到内在的声音,再到自言自语的声音,其层次的递进。然后,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到只观照自言自语这个方面上来。如此,就是真正的“观音”。这种自言自语,就是我们的“心语”,观照自言自语的声音,其实就在观心。所以,观心与观音,并无区别。当然,在已经能够熟练地“观音”,能够熟练地观察心语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舍掉所观的对相,舍掉所观的这个“音”,将注意力放到“能观的这个功能”上面来,这就是所谓的“返闻,闻自性”,简单点说,就是不再听种种声音,而是去听这个“ 能听的功能”本身。

我们按这条路子入手,只要日常之时多加注意,修定或者得定,并不是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什么难事。《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将这条路子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是说我们在“闻”的时候,注意力不再放到一切内外声音之上,则所有的声音,不管是内的还是外的,都“亡所”,不见了;“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是说,到了上述地步,所有内或外的声音都不见了,则无所谓动或者静。这个地方,是修行中的一个关键,因为只要我们的心还在活动,还在自己跟自己“说话”,则必有动、静;“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是说,静定之力慢慢增进,所听的声音都已不见,能听的这种功能本身,也不见踪影;“尽闻不住,觉所觉空”,此时,我们不停留于“尽闻”的状态,那么,我们可以休息掉“在听”的这个动作,如此,则“觉”这种功能本身,与“所觉”的对相,就都“空”了;“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继续增进,则再慢慢休息掉“空”这个动作与“所空的对相”;“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如此,则生与灭这两种现象就都消失了,消失之后,真正的“寂灭”也就是真正的“定”,也就现前了。

严格意义上讲,上述内容,有次第,有层次,可以看成是“如来禅”的修为过程。这个过程中,纵然得到最终的“大定”,但依然会有些问题。比如,我们将一个已经得到这种大定的人,拿到上述真净禅师或者沩山禅师面前去,问答之际,其灵机是否能“无碍”地展现出来,恐怕依然很难保证。

但不管怎么说,经历了上述过程,如果从“观心”的角度来看,那么显然,最后“寂灭现前”之时,是既无“能观”的这种功能,也无“被观的对相(心)”的。但有这样的经历,其人观察自己的心,将会是极其细致入微的。如前所述,内外之一切,皆与自心是一体,皆是自心的延长,能如此观心之人,势必就能通过把握与调控自己的心,来影响自身内外之一切。所以,“心者,机也”,心,就是一切修为的“机关”所在。它既是能修的这种功能本身,又是所修(被修)的对相;成佛是它,成魔也是它;明心见性的是它,见不了心也见不了性的还是它——见不了是因为有障,这个障本身,还是它。

禅宗经常强调,我们学修最终的目的,是要“打成一片”,究竟是什么东西与什么东西,需要打成一片?天人合一,一切内与外之种种本就是一,如何“打成一片”?如果离了那个能做主的、在不断“自言自语”的东西,又怎么可能打成一片?所以,“全凭心意用功夫”,只要我们不断地“观心”,最终必会有所明悟。

前文我们讲到内外本是一体之时,是从“心识”出发,说明了一切皆是心识的延长与扩大。佛家在这方面还有另外一套说法,即“五蕴理论”。《心经》一开篇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那么,这个“五蕴”,是什么东西呢?物质世界,一切物体,佛家将其统称为“色蕴”;我们的种种感官,能感受外界一切的“色”,不管是形色也好,声音也罢,这种“能感受的功能”,被称之为“受蕴”;我们感受而来的形、色、质、声乃至于冷暖;酯甜等一切信息,在感受到的刹间,我们就会为其“定性”这是冷暖或者这是酸甜,这种定性,被称之为“想蕴”;我们对感受而来的种种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通过逻辑产生结论,这个过程就是“思”,佛家将“思”的过程,称之为“行蕴”,因为这些所思,势必会导致我们的行动;以上所有过程完成之后,特别是我们的行为完成之后,还应该有对这个行为的反馈,这反馈会形成经验与认识、结论等。这些经验与结论等,会提供给我们今后使用,所以我们必然会记住这些结论。这个“记住”,被称之为“识蕴”。某种意义上讲,“识蕴”其实上前四者的大集合。

这套讲法,是从外到内,逐步深入进来的。前面我们从心识开始讲,一切皆心识的延长,是从内逐步往外讲的。两种讲法相互参照,其实应该是同一个意思。

以上所述,是按佛家的理论体系在说,下面,我们讨论一下道家对“心者机也”这句话的理解。

“人心,机也”,道家通常的说法是“心机动,天机动”——也就是说,如果人的心机不动的话,天机,也是不会动的。既然天机“不动”,其实也就无所谓“观不观天机”、“察不察天机”了。请注意上面这个“心机不动”的结论,这个结论,又与上面我们已经探讨过的佛家“无能观亦无所观”是一码事。

我们的心机犹如探照灯。心机动,就像是这个探照灯摇来摇去,一会儿照见这儿,一会儿照见那儿……总而言之,照见哪里,哪里“亮”,我们只能看见被照“亮”的那一“团”,其它的地方就“看”不到。被你看到的那“一团”,就是“天机”——常年关注股票的人,能从股票的变化中看出名堂,如果是我们这些从不炒股毫无股票知识的人来看,就完全是莫名其妙,搞不懂;常年关注政治体制、政策法令的人,他就能从一丝丝微小的变化中,感觉到天下大势的变化,没有在这些地方留心的人,就完全眼前一抹漆黑,完全不明白——心机,用在哪儿,就能察知哪儿的天机,甚至就能在哪儿“造出”天机——就像我们前面举的“江乙与昭奚恤”的故事一样,江乙,其实就制造了一些“机”。所以,心机一动,天机就会动;心机一动,种种“与此心机相应”的因缘,就会如影随形地跟来,从而产生后果——这点,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进行“因缘观”来验证。比如说,你喜欢密宗的东西,三天两头往那些卖法器,卖密宗书籍的地方跑,那么,很可能你就会在那儿遇到有相同爱好的人,于是乎,因缘就来了,可能慢慢地就进入到某个“圈子”里去了;我喜欢数据库编程,经常在那些程序网站上逛,经常跑新华书店的数据库专柜,那么,过段时间,我肯定会遇到“同好”,慢慢地也就被这些如影随形跟来的因缘,绕进去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自己内心的“倾向性”有所警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