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产品0岁的产品经理

微信的悬浮窗功能,给我的产品启示

2018-07-23  本文已影响104人  rui_liu

微信的悬浮窗,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交互简单易学易触发。

这种解决方式是我没有想到的,确实很取巧,我试图剖析一下这中间的差别,希望自己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产品设计的思路。

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我要描述一下,在使用微信时遇到的问题。根据问题我们才知道要做什么。

1)在阅读公众号文章时,收到新的微信,必须关闭当前页面,去微信主页面查看。之后再去公众号里找刚才阅读的文章。

2)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收到新的微信,必须关掉朋友圈页面,去微信主页面查看。之后再去刷朋友圈,可能要翻很久才能回到刚才的位置。

如此频繁的打断与跳出,既影响了阅读的体验,又影响了实时的沟通。

二、定义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我和微信PM在定义问题的关键点上,有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我来具体阐述一下,你就能明显感到这之间的差别。

微信的悬浮窗只解决了问题1),所以我们只讨论问题1)的情况。

1)在阅读公众号文章时,收到新的微信,必须关闭当前页面,去微信主页面查看。之后再去找刚才阅读的文章。

1、我的思考路径:
1)定义问题:

我在阅读,收到了新的微信,想查看,只能关闭当前页。--> 这种跳出打断了我目前的阅读,造成了之后的不便。

那么,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不跳出当前页面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及时查看新的微信。

2)解决方案:

-- 新增一个聊天页面。页面原型图请点击:

https://modao.cc/app/JDUOPARrGaOKvCnsPPell4jRDvraBQ2

原型

为什么说新增页面是问题呢,这是因为对比了悬浮窗的功能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后面我会详细讲述。

2、微信PM的思考路径:

这是看到悬浮窗功能后,我的揣测,只代表个人意见:)

1)定义问题:

我在阅读,收到了新的微信,想查看,只能关闭当前页。--> 去微信主页面查看。 --> 之后再去公众号里找刚才阅读的文章。

关掉当前页面,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找到刚才阅读的文章不容易。

那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快速找到要继续阅读的文章。

2)解决方案:

定义的问题不同,解决方案自然不同。

如何继续阅读?很多内容型应用都有类似的功能,可以参考。

解决方案是:

无疑,现在微信悬浮窗的交互,做到了。

三、我的反思:

1、为什么现在才做

其实微信早该做这个功能。

微信从公众号的爆发,到信息流的转变,时隔6年,才改进了这个功能。为什么?随便一个产品经理都能“容易”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微信等了这么久?

说是排期原因我肯定不信,我更愿意理解为,当你的用户规模以亿为单位时,对于一个功能的改动,如果没有好的解决方案,不如不做。而这个“好”的评判标准,就看内部的流程了。

我的反思是,我在做产品的时候,充当了太多次救火队员,哪里有问题,就赶紧冲上去灭火。

这容易造成一种错误的思维惯性,比如,这里不能查看,那我就加个页面让你看。这里不能点击,那我加个点击功能。

以为这样解决了问题,实则是页面的堆积,不仅造成了页面和代码的臃肿,还伴随着各种逻辑的堆叠,一旦某个逻辑出现问题,就变得无法拆分。只能逻辑套逻辑,最后谁都不敢碰。

快速解决问题的观念没有错,但有时候真的会忽略产品本身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产品的核心,问题的关键点,以及用户。所以,以为着火了的时候,敢不敢等一等,多想一想。

2、什么才是产品的核心

把什么作为主要的考虑对象,应该就是这两种解决方案最大的不同了吧。

微信的主要功能,从来都没变过,就是及时通信。

如果反复问过,什么才是产品的核心,那我可能会理解,为什么微信没有选择增加新页面,而是让用户返回微信主页面查看新消息,即便用户需要3次页面操作,才能看到新信息。

毕竟,聊天的内容不只是文字,还有其他富媒体。回到主页面,才能最大保证沟通效率与体验。

我的反思是,每提一个新需求时,是否真的反复问过自己,产品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新需求做完之后,产品核心改变了吗,重点转移了吗,解决了真实问题吗?

除了自己之外,有没有其他人,或者内部制度,能够帮助你,反思这些问题,检验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能不能想办法建立。

不要轻易做加法。

3、解决问题的思路,判断方式

如何提一个好问题。
如何找到真实的问题。
如何定义问题的关键点。
如何验证。

这些有方法论,也有经验。

以前我会觉得,自己逻辑不错,我在意我怎么根据逻辑推理找到问题在哪儿,我更关心前三点。现在我会关心到第四点。

问题找到了,怎么验证它是对的呢。思路有100种,99种都说的通,怎么做抉择?

判断方式有没有一套方法论,方法论是否可检验。大家都知道,要考虑用户体验,资源,成本,但具体到细节呢,怎么把控?

四、最后:

不停地自我否定之中,会陷入迷茫,觉得什么都不对,或者什么都对。而那套标准,可能真的就是每个产品人之间的细微差别。

如果不是看到微信的悬浮窗,我可能真的以为,我的解决方案就是最佳。大部分人,也会采取类似的解决方案。哎,这个悬浮窗我是真的想不到啊。

定义问题:只有这一种思路吗?再想想
解决问题:只有这一种方案吗?再想想
这个方案为什么更好。解决了哪个问题。为什么这个问题最重要...

类似的问题可能永远也问不完。

-- 原创,禁止转载 2018.07.23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