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了解男孩的天性,助你从容做父母

2022-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夏鸢的暖心小筑

文 | 夏鸢的暖心小筑

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

其实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教育的本质都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各种方法而已。

最近,我想多看看有关男孩养育方面的书籍,因为突然发现有些棘手的问题,当遇到之后,我会不知所措,或者是用错方法。

当我看了《野性养育》这本书,才明白了很多道理和方式,这让我有一种全新的感触,可以根据书中的内容,找找过往所忽视的方面。从而在育儿这条路上越来越好。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他们分别是:斯蒂芬·詹姆斯和戴维·托马斯。

斯蒂芬是执业心理治疗师,主要从事亲子养育、婚姻家庭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戴维也是一位执业心理治疗师,也是一家咨询公司的家庭咨询负责人。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从“戴维的养育男孩”的课程中拓展出来的。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讲的是男孩成长的五个阶段;第二个部分讲的是关于男孩智力方面的事情;第三个部分则讲的是父母要走进男孩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到男孩更多的想法。

1 养育男孩的5大阶段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男孩的成长历程都有哪些阶段吧。

书中说到了5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去划分的。

第一阶段:探索者阶段(2-4岁),他们属于好奇宝宝;

第二阶段:爱人者阶段(5-8岁),他们的爱心满满;

第三阶段:独立者阶段(9-12岁),这个时候是从男孩到少年的阶段;

第四阶段:徘徊者阶段(13-17岁),到了青春期,有了成长的迷茫阶段;

第五阶段:战斗者阶段(18-22岁),这个阶段就是长大成人的阶段。

从这5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是从男孩出生之后的2岁开始,一直到成人的所有要经历的时期。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学的家庭教育课程,通过把孩子的年龄段进行划分,就能够一目了然的知道孩子处于哪个阶段,都有哪些行为特点。

之所以这么分类,是因为人的生长规律是一步步来的,是按照阶梯逐渐上升的。

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成长特征,这就需要父母在生活中多去关注孩子,只有你的细心陪伴,才能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做法和想法。

我着重看了成长过程的第一阶段,也就是探索者阶段,因为自家孩子马上就3岁了,看看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需要注重的事项。

男孩,从出生是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和女孩有明显差异,除了身体差异,还有更为重要的就是心理。一方面,男孩比女孩更为活跃,另一方面,男孩的沟通能力较女孩来说缓慢一点,也就是说,女孩在人际关系上更为敏感。

这就是男孩的表现,会出现淘气、活跃、甚至带有“攻击性”。

所以,在这个阶段的他们,是好奇的探索者。

对于任何事情,都想去研究、去体验、去琢磨,去“破坏”。

这些上蹿下跳的行为会让你有时感到烦躁不安,会觉得男孩闹起来太气人了。

但,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他们在运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这个世界。

而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明确的边界、开阔的空间,以及保持一贯性。

明确边界的意思是,孩子乱扔东西,我们需要阻止,但要告诉他们其他的做法。比如,书中的例子就非常好:用积木砸桌子是不行的,但是可以用它去砸枕头。

开阔的空间则是,每天带孩子去户外玩耍,要给孩子“胡闹”的空间,让他们释放更多的能量。

最后就是一贯性,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告诉孩子做事和娱乐的时间段,比如什么时间玩、什么时间睡觉,通过这样的规律,让孩子懂得时间的重要性,是培养好习惯最有效的方法。

2 男孩的内心世界,要特别关注

对于男孩来说,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会给你带来特殊的感受。

因为有时,男孩的内心世界更为敏感,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付出。

所以,在男孩小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和帮助他们活出心灵的广度与深度。

书中讲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中,就会带出不好的言语,或者说,在无意识中给孩子贴上某些名词,这会让孩子感到压力,会让孩子认为他们的做法就是错误的。

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心理负担,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抑郁。

书中给到我们的方法是,如果你爱他,就要学会“看见”他。

这里的“看见”主要说的是:观察、想着、感知,以及学习。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倾注大量的时间去关注和看见孩子,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去了解孩子,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3 写在最后

《野性养育》这本书,讲述的是从男孩到男子汉的养成之路。是一本帮助我们理解孩子成长经历的书籍。

通过五大成长阶段,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的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

在每个阶段的最后,作者都给到了一些建议和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家孩子去制定相应的陪伴模式。

育儿这条路,始终就是难关重重,需要父母有耐心、有细心、更要有爱心。

本书,从男孩野性的天性出发,指引我们更加读懂男孩的心理。

只要慢慢来,每位父母都能培养出优秀的男孩。


作者:夏鸢的暖心小筑

爱阅读、爱写作、爱手帐

爱古风、爱动漫、爱偶像

喜欢一切美好且文艺的东西

绘本阅读指导师

家庭教育指导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