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字集文艺调频我们爱写日记

阳光普照大地

2018-11-15  本文已影响202人  竹影飘摇

文/竹影飘摇


阳光普照大地

2018年11月15日 星期四 阴

坐在回老家的火车上,从十八岁开始,几十年下来,这样的过程已经数不清次数。车窗外四季更迭,春绿秋黄没什么改变,只是车窗内的一双眼睛,眼睛后面的一颗心,今日与往日,早已经不同。

火车的行程内,既没有像样的山也没有像样的水,树木稀稀落落,一株或者几株默默耸立,一副孤傲的样子。不知道其它的平原地带,地表是否也如此乏味。

即便乏味,这样来来回回在车窗内望了几十年,竟从没有厌倦过。

目光安详,内心却很少平静,有时澎湃,有时感慨,更多的时候是苍凉。这种苍凉的情绪似乎从心底里生发,不断向外蔓延,又似乎来自于车窗外那无尽的黄土地,以及黄土地上春夏的青纱或者秋冬的枯草。这种苍凉之感能够在一瞬间包裹并浸透我的全身,有时让我心头酸楚,有时让我热泪盈眶。

迟子建有一本名为《伤怀之美》的散文集,单是题目已经让我喜欢到醉,这是我读的她的第一本书,从此便对她的文字爱不释手。喜欢某个人的作品,很难以诸如销量、排行、奖项等标准作为参照,关键是文字里要有自己熟悉并能拨动心弦走入灵魂的气息,否则读书只是消遣和娱乐。也许我这样的想法有些苛刻。同是东北人,迟子建的笔下有太多我熟悉的东西,我能够理解她的情感,她对群山、长河、森林的爱和依赖,我越来越能够感同身受。

我的土地没有她的丰美,我的草木没有她的繁盛,我的表述没有她的精致和娴熟,有的只是与她一样的爱。

车窗外一闪而过的树木不名贵,杨树多在田间地头,两三排的样子,应该是作为林带防风固沙的。但这林带实在是窄了点儿,也可能原来是宽的,后来一点点被农田侵占了。柳树多在河边或者沟沿上,最多一排,很多地方就一两棵。农田间小河淙淙已是我十岁以前的景象了,如今被蒿草覆盖的土沟都是小河的遗址。残存的几棵柳树是人们高抬贵手为河水留下的碑文,纪念这里曾经的水声,纪念月亮和星星曾经在河水里留下的倩影。铁轨的两侧丛生着一两米高的荆条,春天开淡紫色长串儿的花,深秋则披着一身红色的长长叶子,很好看。

无论是杨树、柳树还是荆条,它们的脚下都少不得草的陪伴,我终于明白草和木两个字为什么总是连在一起出现,它们的确分不开呀!有草的地方不一定有树,但有树的地方肯定有草,草就像树的铁杆粉丝一样,跟得如影随形。太高大的树,阳光雨露都被它吸了去,树下的草便卑微了,虽然也密密匝匝,但细如牛毛,颜色也淡,不健康的样子。小树下面的草相反要猖狂得多,成群结队,你追我赶地向上蹿,仿佛一定要与小树比肩。可是树无论怎么小,对于草总是不屑,随它搔首弄姿,不出一个春夏,草即使仰酸了脖子,树的脸孔还是越来越模糊。于是在下一个春天,草开始安心做一棵草。

从前我是很认得一些草的,知道它们的名字,知道它们喜欢长在什么地方,长到多高开始衰老。十几岁的时候家里养着两只母山羊,山羊奶挤出来喂猪。我家的猪吃食很奢侈,野菜、米糠煮熟之后,上面倒半罐头瓶羊奶才爱吃,吃羊奶的猪皮毛光得像锦缎。如果一头猪从小到大吃食里都放羊奶,被杀之后它的肉都有膻味儿。刚开始放羊的时候爱去大树林,那里的草齐整地株株直立,很柔顺的样子。想着羊应该爱吃这样密密匝匝的草,只要嘴巴贴着地面一路啃下去,不用半个时辰便会吃饱了,大树林里凉快,我也正好休息一下。可羊不这么想,它们极不情愿往树林深处走,一定要我连拉带拽才挪动脚步,到了林子里也不肯老老实实地低头吃草,东跑西颠,上窜下跳,我要不停地强制它们回到预订位置。结果折腾半天,我累得腰酸腿疼,羊的肚子还是瘪瘪的。后来母亲告诉我,羊不喜欢吃大树林里的草,那里的草阳光晒得少,没营养,味道也不好,有腥气。

再放羊,去沟沿上,小河边,那里的草矮矮地贴着地面,不是很密集,但颜色深绿,叶片厚实,一副肥头大耳很有嚼头儿的样子。羊吃这样的草,一定要啃到露出草根为止,边吃边挪动脚步,看不到它抬头,可方圆几米内一棵草都落不下,大概草有香味儿,羊吃草的时候鼻子一直在翕动,可能是寻着味儿呢。小半天儿的功夫,羊的肚子便像扣两个小锅儿一样鼓起来了,吃饱的山羊望着我咩咩地叫,甚是心满意足。山羊吃得饱产奶多,猪爱吃食长得快,这些事儿对于一户走在脱贫路上的农家来说,算得上锦上的一朵小花。

后来我也懂得了,阳光就是好,没有阳光,花不开,果不熟,人不健康。阳光普照大地,是老天在向万物惠施恩泽。

这次回乡是为故去的父亲送寒衣。农历十月起,东北开始进入冬天,加衣抵御寒冷,哪个世界都一样吧,所以老家有十月初一送寒衣的祭祀习俗,烧纸钱的同时还要烧上两套纸糊的衣服。心里虔诚地相信,坟前的一堆黑色灰烬,会幻化成另一个世界绵软的衣和温热的阳光,披在父亲身上,暖在父亲心里。

原野上都是被收割机碾压的痕迹,偶尔一片留存着秸秆的田里有羊群流动,秸秆上残存的叶子比草吃起来上口,那上面有果实的味道。树叶落下来,浮在草地上,树叶的黄更靓丽,草是淡淡的枯黄,间伴着丝丝缕缕的绿,草与树叶重叠,色彩随之有了层次。

列车疾驰而过,我心里一直回味当年双脚踏在落叶上的感觉,松软、踏实,有嚓嚓的声响,有腐叶与泥土融合的气息。曾经很是平常,如今却异常地想念。这种生命与生命的接壤,让我对脚踏实地这个词语有了更深的理解。

虽然每天都有新的出发,但不得不承认,我这条生命,已踏上后半程,叶落归根,很多事不由己。还好我终于学会了爱,爱这人情冷暖、草木枯荣,爱这山川秀丽、日月交辉。

爱这世间,不仅仅因为它的美好,阳光普照大地,大地承载所有的悲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