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

2018-12-17  本文已影响19人  而今起

这是一篇说理文。层次清晰,主要是带领学生明白说理文的一般写法,如何用例子证实自己的观点,并理解设问句、反问句的用法。

教学流程:

一、什么是说理文

1、这篇课文与一般的叙事文有什么不同?

事情较多,之间没有故事情节的联系,时代跨越很大……但是有一个中心。

2、找出文章的中心

读一读

3、说理文

提出观点——说明观点——总结观点

二、理清文脉

1、分段理结构

一(1-2)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自然奇观引出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

二(3-4)正反两方面说明观点。正面: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古今中外)。反面:雨水

三(5)滴水穿石给予的启示。

2、反问句的作用

3、朗读背诵最后一句话

4、拓展近反义词:绳锯木断、愚公移山、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日积月累……

有始无终、虎头蛇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学习例子

1、出示第三小节最后一句话

朗读、改成陈述句

古今中外

2、小组合作:朗读3个例子、获得哪些成就?成功秘诀?感想?

合作交流注重感想

结合最后一小节再次朗读

3、反例

说说雨水不成功的原因

理解课后题目:设问句的作用

为什么略写?

四、总结

写小书签自勉

【反思】

今天的小组分工合作之所以有成效,原因有:

1、步骤明确:第一步讨论一起读哪个人物,第二步一起朗读相应语句,第三步轮流回答三个问题,第四步分工交流任务。

2、分工精细,1号朗读相应人物的语句。2号说说他获得了哪些成就?3号说说成功的秘诀在哪里?4号综合说说小组内成员的感想。

虽然看起来有点呆板,但是学生操作起来非常方便,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想这样一阵子过后,学生自然就会养成合作的好习惯,慢慢就不用这样强行规定合作方法了。

所有的自由都是在纪律的约束中产生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