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梁启超的《为学与做人》
100年前,梁启超为江苏学生联合会演讲。
题目是《为学与做人》。今天读来仍是很有意义,时代虽然不同了,但100年前的问题,今天仍在。
梁启超问:问为什么进学校?为什么读书?
答曰:为的是学做人。
学生在学校学的一切,数学,物理,化学,生理,历史,地理,英语,哲学,文学,科学,一切一切都是做人所需的手段。
即便这些都件件学得精通,能不能成个人还是不成个人还是另外的问题。
怎么才算成个人呢?
智仁勇,三件具备才算成个人。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无论是教育别人还是教育自己都要以这三件为目标。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
第一件,如何才能不惑?
第一步,最少需要相当的常识,第二步,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专门的知识,第三步,遇事要有能断的智慧。
这第三步要有能断的智慧,如何养成呢?
首先无论遇到如何繁难的事,我们都要彻头彻尾想清楚它的条理。
其次把我们向来浑浊的脑筋,着实将养它,叫他变成清明。
这样,一件事到跟前,我们才能很容易很莹澈地去判断它,自然不至于惑了。
第二件,如何才能不忧呢?
首先要认识到忧是从哪里来的?忧有两种,要么忧成败,要么忧得失。
如果一个人有“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什么是“仁”呢?孔子说:仁者,人也。意识是说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实现的,要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来看。要彼此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们的人格才能实现。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们的人格和宇宙无二区别,体验到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
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功呢?不做,连这一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是失败了,仁者看透这个道理,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败。
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
我们得仁的人生观,也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
认为东西是自己的,才有得失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不能明确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哪里还有东西为我们所有?没有东西为自己所有,也就没有东西为自己所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所以仁者不忧。
第三件,如何才能不惧呢?
不惧这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意志薄弱,即便他有丰富的知识,临时也会用不着,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
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
首先要心地光明。“生平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先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
其次要不为劣等欲望所牵制。人一旦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百炼钢也成绕指柔了。
孔子说: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做人不做到如此,绝不会成一个人。
这是意育的目的。
这三个目标达到了,教育才算是成功的。
100年过去了。这三个目标达到了吗?人因为受了教育更智慧了吗?更勇敢了吗?
100年前,梁启超说,说道学校的教育,第二层的情育,第三层的意育,完全没有,剩下的只有第一层的知育。就算知育吧,也只有所谓的常识和学识,至于总体的智慧靠来养成根本判断力的,却是一点儿也没有。他把这种育称为“贩卖知识杂货店”的育。
读到此,我真是心情沉重。我们的教育前进了吗?
梁启超在演讲末尾,大声疾呼:诸君啊!你到底还要做人不要啊?你要知道危险呀!非你自己抖擞精神想方法自救,没有人救你呀!
诸君啊!你千万不要以为有断片的知识就算有学问呀,如果做不成一个人,知识越多越坏。
诸君啊!你怀疑吗?沉闷吗?痛苦吗?觉得外边的压迫不能抵抗吗?怀疑和沉闷,是因为不知才会惑,悲哀痛苦,因为不仁才会忧,不能抵抗外在的压迫,是因为不勇才有惧。
最后他说,养足你的根本智慧,体验你的人格,人生观,保护好你的自由意志。成不成人,就看这几年哩!
我却觉得,成不成人,不是看几年的事,是需要一辈子努力的事。
前几天和闺蜜聊,她说:我不勇敢。我也有同感。不勇敢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罗翔老师说的好:勇敢是人类高贵的品质。这需要一点一点的磨练。我们一生都在受教育,目的只有一个:学做人。成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