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

2023-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众裡姑姑

计划从今天开始,为大家在简书上分享我们读书会002期的读书笔记,是来自马拉西亚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心理营养》。

【春田花花读书会002期】共读《心理营养》的第01天。

今天共读的主题:

自序——“心理营养”的由来

从1990年开始,作者在马来西亚做了大量的个案,接触了很多家庭,也发现了很多孩子的“偏差行为”。作者发现:如果只专注在改变孩子的行为不是根本之道。根本之道是要改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一旦孩子和他的“重要他人”的关系得到改善,这个孩子的行为就会渐渐好起来,孩子会变得更有朝气、更快乐、目标也更明确。

孩子产生“偏差行为”的一个合理的逻辑解释是:孩子需要一些东西,比得到别人的喜爱更重要,也必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东西。作者把它和食物、水这些生理营养做区分,给它定义为“心理营养”。

无数家庭、父母亲从林文采博士的分享里了解了心理营养,并积极适用在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上,有效地改善了亲子关系。

也有很多读者表示收获到了这些营养:

第一种营养:父母总是会以当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对孩子最好的选择;

第二种营养:对孩子来说,“温和而坚持”的妈妈就是合适的;

第三种营养:世上没有一种叫做“非如此不可”的事……不管妈妈最终做出的选择是什么,没有人可以批评她,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

第四种营养:养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若你养孩子养到鸡犬不宁,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问题。

今天讨论的话题:

你是如何理解“心理营养”这个名词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