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风吟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散文

老村的中心,庙前街的兴衰

2020-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指禅心_e051

庙前街是老村中心所在。那时,我尚小,只有几岁的样子,但依稀记得那儿有一个老戏台。

逢年过节就会有村里的老艺人唱影,掐着嗓子,象鸭子叫,驴皮小影人玩偶似的演绎千古春秋事。

由于年代久远的缘故吧,我的印象模糊,只记得一个简陋戏台,至于什么样子忘记了。

年长的确说:那儿曾经有一座大庙,供奉着观世音。

只是听说而已,我并未亲见,但根据后来乡亲们的叫法,应该是有的。因为庙前街还存在,并稳稳扎根人们心中。

我对戏台是模糊的,而印象深刻的是上学后的庙前街。

老戏台

庙前街的戏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幢放映的小房子和空地上高高矗立地门型木杆,那是露天电影的必备。

在小房子后面,矗立黑黑的电线杆,上面安着村里广播的大喇叭。

虽然,戏台退出了村里的中心,但是文娱节目是少不了的。

放电影,听广播,便成了庙前街特有的特色。

每当要放电影时,天已黑了。大人们就陆陆续续地搬着各种凳子来了。手电筒晃动,人影攒动,小孩子嬉闹,非常热闹。这种全村人的聚会,以后再也没有过。

电影快放映时,放映员先试试机子,打开光束,校正一下光影是否投放在影幕。

这时,人群仍旧是鼎沸,劳累一天的乡亲,仍旧活力满满,七嘴八舌的东家长,西家短说个不停。直到放映员有点愠怒地一声喊叫:“别说话了,电影马上开演。”人们才收敛些。

农村露天电影

当一部电影,推出它精彩的人物,场景,全场才算彻底安静下来。庙前街只有放映机的咔哒咔哒声。

要是在夏天,就会看到无数蛾子在光束中狂舞的景象。不过,人们会被电影的故事情节吸引,不会注意这些细节。

若看到好片,直到“再见”鲜明地打在屏幕上,人们却没过瘾,很不情愿地抬起屁股,站起来。

更有甚者,一再要求放映员再放一部。

放映员多是兼职,白天也要劳动,挺累的。但是,他碍着大家伙的热情,就会再放一部。奈何那时电影拷贝紧俏,多半是别村放玩,才能流转过来。因而,乡亲们耐心等待后,来了再放完,已然零时,到后半夜了。一众相亲,才打着哈欠,意兴阑珊地回家。

有电影在庙前街放映,已然让众乡亲欢喜。

可还有令乡亲们着迷的道道儿呢。

那就是大喇叭天天播放的评书。

从岳飞传,杨家将到水浒传一百单八将。

广播的大喇叭

从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到田连元,评书一天一个悬念。评书说得精彩,乡亲们多靠在墙跟下,或抽着旱烟,或坐着蒲团儿,或摇着芭蕉扇。总之,饭可以不吃,活可以不干,评书不可以不听。若落一次,就觉得一天好象啥事没干似的,只听到那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下回书分解”,才依依不舍而去。

整个庙前街又消停下来。

平日里,这里又是放学孩子的嬉戏地;牛马驴骡车,乡亲下地、收工必经之地。

直至新农村建设以后,庙前街就大变了样,场地被一户户人家占据。

新农村的老人们

惟一不变的是称呼。

至于,晚辈仍延续着叫法,可就象我当时没有看到庙,他们连场地也看不到了。至于放映的小房子和门型杆更是踪迹皆无。

时代的前进会抹掉一些老建筑,但总有会有些历史痕迹留下来。

一些老人们还会来到庙前街,他们只是习惯地在新房前晒太阳,有说有笑地拉着话,幸福地回忆往事。

当然,也包括沧桑变化的庙前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