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幼儿期独立为人——心理发展
1-3岁的宝宝,心理发展是什么样?
语言
1岁前只是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1-3岁才是言语的真正形成阶段。
一岁到一岁半是理解语言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宝宝,能够基本听懂大人说的话,但他自己能说出来的不多,也就一两个字或者两三个字,吐字也不是很清楚,甚至有的宝宝基本不怎么开口说话。
一岁半到两岁,宝宝到了开口期,一下子会说很多话。
这个时期是宝宝学习名词的关键期,还会用代词。
他说话的时候,喜欢反复使用熟悉的词,并开始用一个字词来表达许多不同的意思,或者用不同的字词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两岁以后,宝宝进入语言的爆发期。
他的语言能力开始由单双词向完整词句发展,可以说一 些简单的句子。
他会自言自语,也会模仿大人说话。
在语言爆发期,我们需要更多引导宝宝去说,说的越多越好。
如果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口齿不清楚是源于他的一些生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矫治。
思维
人类典型的认知活动是思维,思维也是在1-3岁出现的。
这个阶段的宝宝出现了最初的概括和推理。
比如,宝宝能够把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的人加以分类,哪些是爷爷奶奶,哪些是叔叔阿姨,哪些是哥哥姐姐,他都能分得清。
两岁以后,宝宝的思维非常具体,而且总是和动作相联系,具有直觉行动性。
直觉行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事物的感知一定要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
比如,妈妈告诉孩子不要从高处跳,跳下来会摔倒摔伤,那到底多高的高度是安全的,宝宝要以身试法,去这里跳一跳,那里跳一跳来感受,他才能够确认。
两岁左右,宝宝的想象开始萌芽。
宝宝能够拿着物体进行想象性活动了。
比如,宝宝会拿医生玩具假装给病人治病,会拿厨房玩具假装做饭,会拿积木建一座游乐园……
自我意识
1-3岁的心理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是自我意识的萌芽。
两岁左右,宝宝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在语言上能够逐渐分清“我”和你、他,在行动上要求什么事情都自己来。
自我意识萌芽后,突出表现为爱做事和闹独立,但是自我调节能力又是有限的。
宝宝学会独立行走和用手拿东西之后,就变得非常好动,经常会出现一些破坏性行为。
比如,他会把所有的玩具全部撒一地,或者把厨房里的米面油调料全部倒在地上,或者把所有的纸全部抽出来泡水……
如果在此过程中,他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就会哇哇大哭。
其实这个时候,宝宝是在探索、在学习,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
如果一味打击宝宝的探索活动,就会扼杀宝宝的求知欲,让宝宝怀疑自己的力量,我是不是不行,从而打击了宝宝的自信心。
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鼓励宝宝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加强引导。
宝宝还有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闹独立。
一岁以后,宝宝已经产生独立性的需要。
比如,出门你想抱他非要自己走,吃饭时候你喂他非要抢过勺子自己吃,带出去玩非要自己穿衣服,走路时候非要走左边这条道儿……
1-3岁的宝宝,能够独立行走,会使用工具,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同时还能进行思维和想象。
这5个方面都形成了,宝宝才开始形成人类全部的心理机能,日渐成长为一个身心都很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