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春期女儿
“我就这样,怎么啦!”还没进门,就从屋里传来女儿歇斯底里的吼叫,我心里一揪,赶紧加快了步伐。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心跳顿时加速,脸涨得通红。自从上初中以来,女儿各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前在网络上、书上看到关于青春叛逆期孩子的表现,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现在才切身体会到青春期的可怕。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体会不到那种感受。
因为工作原因,我三十岁那年才生下女儿。以前常听人家说,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千万不能给父母带,不然后悔都来不及,所以从孩子一出生我就开始全职带她。女儿从小聪明伶俐,也比较听话,学习上基本上一点就通,基本上不用大人多费心,小学毕业钢琴就过了业余十级。那时候她就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熟悉她的人都说这孩子以后一定有前途,我甚至为她规划好了未来的蓝图。
家有青春期女儿经过艰难的小升初,女儿上了市里的一所名牌中学。所谓“名牌”,肯定师资好,生源也比较好,当时感觉孩子的未来一片光明。可在女儿上了初中大概一个月的样子,一切都开始变了样。上初中后作业开始多起来,女儿基本上每晚都要十一、二点才能完成家庭作业(孩子班上走读,不上晚自习),然后上床就十二点过,有时甚至一两点才能上床。因为早上七点半必须到校,六点多一点就得起床,睡眠时间就只有六个小时的样子。开始还没觉得怎样,但时间一长,我觉得不对了。每天孩子回家开始情绪不好,发脾气、易怒,动不动就吼(后来我才在网上看到,其实这些表现都是孩子在向我们大人发出求助信号)。自己每天辛辛苦苦的伺候她,还要受她的气,我气不打一处,她吼我也吼,有时甚至打她。小时候大人一句重话就会哭的女儿,现在已变得冷漠,即便打她都不流一滴眼泪,我感觉我快要气疯了。
女儿另一个变化就是进房间就锁门,好象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这一特点。你锁门就锁门吧,可大人叫你你得开呀。有时候大人有事叫她,不应答也不开门,真的气得我想一脚把门踹开。当你气得不行的时候,她闷声不响的打开门,一脸冷漠的望着你,那种表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种“冷”让人直打寒颤。
当时的我陷入绝望之中,用“生不如死”来形容毫不夸张。为了发泄我心中的怨气,我开始写日记,记录她当天的所作所为以及我当时的心境。你别说,当你把所有的一切记下后,就好象找到了一个倾诉对象。当你放下笔,合上本子的那一刻,突然感觉轻松了许多。当时我就下定决心,要一直记录下去,等她懂事后给她看,让她后悔。
日子一天天流逝,日记我也记了大半本了。突然有一天写完日记后,我又把前面的日记翻来看,边流泪、边回忆。从女儿出生到现在,象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过了一遍。我突然开始反省,女儿由乖巧到叛逆,是不是也有我们不了解的原因呢?是不是什么事情我们都只站在大人的角度,而没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呢?我当即决定,第二天等女儿放学找她聊聊。一旦作了决定,就盼望着女儿早点放学回家,希望早一点把事情解决。
好不容易盼到女儿放学了,跟往常一样,一进屋她就准备关门,我及时的叫住了她。那一刻我叫了孩子的昵称(自从她开始叛逆,我都叫她的名字),一叫完我就哭了。孩子肯定很意外,怔了一下,还是答应了我聊天的请求,但要求我尽量长话短说,不要啰嗦。
进孩子房间,我拉着孩子的手,开始了我们好久不曾有过的交谈。我们从她幼儿园开始,一直聊到现在,她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因为刚上初中,又因为学校尖子生多,加之刚进入一个新学校,孩子感觉压力特别大。因为晚上作业多早上又起得早,睡眠时间少,导致白天学习状态差,上课都昏昏欲睡。一不留神,老师讲的没听进,回家作业就不会做,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每天心情不好,烦燥、易怒。我们大人看到她发脾气,就吵她、打她,而没有从内心去理解她,这就使得她更烦燥,大人更冒火,时间一长,亲子关系就变得越来越紧张。我沉默了,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不知听谁说过,当你弯下腰和孩子说话,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当即表示,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尽量做到不打她、不骂她,大家心平气和的交流。同时给孩子指出,有什么事也一定要给父母讲,不能憋在心里,让我们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我们娘俩边哭边聊,不停的给对方擦眼泪,并给对方道了歉。
找到了症结所在,咱们还得想办法解决问题。第二天孩子上学后,我在家里冥思苦想,终于拟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征得孩子同意后,我们立即按该方案执行。渐渐地,我们家不再鸡飞狗跳,笑容又回到我们脸上。虽然前面的路还很长,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定会战胜女儿成长中的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