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南成长励志旅行·在路上

骑行之路

2019-05-03  本文已影响45人  悦小兮

        作者:钱大江

        今天是个好日子,不只因为是五一,尽管五一是我家乡公社的名字,是我母亲和妹妹身份证上的生日,更在于今天我总算是完成了一个心愿,可以说是一偿夙愿了。

        到梅城上班后不久,我就把从诸暨带来的我心目中最高档自行车品牌——凤凰牌自行车用厂车带到了厂里。说起这辆自行车,还是有点来历的。我曾在诸暨天马学校任教,当时学校的外教亚当和克林顿离校回国之前,学校让他们帮忙找位外教来接替他俩,结果他们成功说服了一个来自西雅图的叫贾士顿的同学来到了天马。我除了陪他在杭州、绍兴等地办一些与外教有关的入境上岗手续外,还帮着新来乍到的他处理一些生话琐事。有次他叫我一起去买辆自行车,到店里一看我便毫不犹豫地向他推荐了这个我从小就仰慕的自行车品牌。后来他在上海找了广告设计的工作就离开了诸暨,临走前要把自行车送给我,我推辞再三,最后还是给了他五百元算是折价。再后来我自己辞职回新安江时,便用天马学校的校车将它运回了家。自行车一直陪伴在我的身边,可我的三个外教朋友都各奔了东西,一个去了哥伦比亚不久定居在了荷兰,一个从美国又到了苏州,现在偶尔还能看到他的朋友圈,而自行车的前主人多年前曾来电话邀请我去参加他在舟山举办的婚礼,我却因故未去成了憾事,最后也断了联系。好在这自行车还能时刻让我想起从前的往事和与他们的友谊。

        我离开梅城的单位后自行车却仍留在了厂里,前一天我便联系了传达室的陈师傅,说趁五一放假我想去单位把自行车拿回来,问他是不是上白班。他说他上夜班,但只要我来他就在单位等我。过了一会儿,他又打电话来要我确定,如果来他就把他老婆刚从山上拔来的野笋带到单位等我来拿。事实上最初我确是有点犹豫的,但他这么一说我就没了退路,他十分清楚这山笋对我来说有多大的诱惑力。我只好说肯定来,但叮嘱他千万少拿些笋,因为我要把自行车骑回家怕驮不动,并约定早上八点钟在他下晚班前赶到厂里。

野笋

        今天一大早我就出发前往东站坐车,运气真好,碰到的是给我们开厂车的驾驶员,我便很自然地坐在了副驾驶座上与他聊天。我们俩久别重逢很是亲热,他聊得高兴票也不让我买了,但我总觉不好意思,他看到我皮夹里有张五元纸币便说你塞张五元算了。套了一阵近乎后,我便惴惴地问他你这车能带自行车吗,他说车子太小,自行车不能带。这时刚好看见梅城公交的于师傅在他车前打电话,我像是安慰他也像是安慰自己地说:“不要紧,到时我可以上梅城的大巴。”可见当时的我对能否骑车回新安江的把握还是不大。虽然信心不足,但该做的准备我却一点没落下。一路上与驾驶员东拉西扯聊天的同时,我也时刻注意着江南白章线的路况,留心暗记哪里应是我回来时的上坡,哪里有下坡我可以轻松点,这儿要转弯,那儿我可以下车休息看看路边的风景。

        到了单位,陈师傅果真在等我,地上是大半袋的山笋和我留在传达室的几只早已褪色的旧挎包,临窗的桌子上放着我用了多年的紫砂陶梅桩杯。顾不着多说我赶紧去粉料间里取出自行车,就近在卧塑车间里给车子擦尘抹身后,随手用卧塑机上的气枪给轮胎打了气。为了避免在路上爆胎,没敢打得太足。又为了上坡时不至于太费力,我还骑车去立塑车间向员工借活络扳手调整鞍座的高度,但后来我还是因为调得太高而吃了点苦头。回到传达室,陈师傅已经把捆笋袋的绳子给准备好了,还把我的紫砂壶装进了挎包。我一边用他的绳子在车架上绑行李,一边催促他赶紧回家休息,毕竟他值了一个晚上的夜班没怎么睡觉。待一切准备好之后,我便与陈师傅告别,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己的骑行之路。

王顶山入口

        来时驾驶员跟我说王山顶路口到香料厂的这段路况很差,建议我骑320国道。但我还是直奔香料厂而去,香料厂的废气虽然有毒但毕竟只有一段,而320国道上沿途汽车排放的废气我相信比白章线上要多得多。汽车驾驶员要小心躲避的那些坑坑洼洼,对于狭窄的自行车胎来说则是游刃有余。到了王山顶路口就意味着我终于骑上了白章线这条康庄大道。在拍王山顶入口这张照片时,有两个全副武装的似是专业的骑手从我身旁快速骑过,我对一个在路牌下等车的小伙子开玩笑地说,你别看他们的设备很齐全,但我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勇气。因为等车的地方刚好有面语录墙,仿古断墙上血红的党徽下就是这八字方针。你还别说,这些标语有时候确能给人以鼓舞。

      以前坐班车从新安江去梅城时,我注意到马路右边有个种盆景的园子,但具体位置却没记住,于是这一次我便边骑边留意马路的对面。从王山顶路口向西是个上坡的大弯道,远远看去那两位专业骑手已经上了斜坡,而我只有庆幸在厂里将车座调高的先见之明。好不容易到了坡顶,那两人早已不见踪影,而在下坡时我却看见了心仪已久的盆景园。过了马路停好自行车,我沿着小道走进园子。这园子虽没有门却远远就能听到怒吼的狗叫声,我虽有些害怕但对盆景的喜爱和执念还是压倒了一切。小道的两边都是各式各样的盆景,我边看边拍了几张照片。抬头时我看到小屋前有位中年人在忙碌,于是在震耳欲聋的狗叫声中上前打招呼,三言两语后他就听出了我是个同道中人,便放下手上活计带我参观起他种的一棵棵千姿百态的花木。

镇园之宝

        他先带我去看了一株被他自豪地称为“镇园之宝”的石榴。拐了几个弯来到地里,眼前的这株石榴巨大得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它的树桩根部有个巨大的树洞仿若龙潭,它的枝干则像六条刚从龙潭呼啸而出,正腾飞在云中互相缠绕戏耍的青龙。我问他这些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枝条是你捆扎嫁接出来的吗,他说这么粗的树枝是扎不出来的,但是这些云片是我剪出来的。他蹲下身来向我仔细地介绍哪个地方他一剪刀,过了三年修出一朵云,哪个位置一剪刀,又过了五年整出一片云。我看着他下剪的地方,简直难以想象那些枝桠一剪刀后需要三五年的时间才能长成一片成型的云片,眼见为实地明白了完成一件优美的盆景作品需要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等待和耐心。

        我说这株盆景可取名为“龙腾虎跃”,他听我说到龙,便带我去看另一盆雀梅。要说刚才的那株大手笔使我惊异,那么这棵精致小巧的雀梅则让我叹为观止。我拍的照片虽不能概其全貌,但也足以让大家领略它灵巧奇特之一二了。我最好奇的是他怎么找到这样的桩坯,他得意洋洋地回答说这是一种缘分。多年前他和几位同好上山挖桩,中途大家坐在一个山坡边喝水休息,而他坐的地方边上刚好是这棵桩头,当时它看上去只是一丛枝桠,别的伙伴说这棵雀梅太小不值得挖,他想反正坐着没事就用手指沿着枝桠向草丛和地下边摸边扣,隐隐约约中好像有根粗根,他便起身用随身小洋镐慢慢沿着根挖。他用手抓住树根转弯的地方对我说,他本想在这里就用洋镐截断它,等回家慢慢提根培养,但心里又有点不甘,便一个人继续慢慢地挖,想不到的是这树根又转了个弯回到地面枝桠相对的位置,这下才知道他挖到了宝贝。在他们下山时,一位萧山朋友看到这株桩就急迫地要出三千买它。我问他那现在它值多少呢,他笑笑说我碰到它是一种缘分,现在出多少钱我也不卖。有个梅妻鹤子的典故大概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了。

雀梅

        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小时,在告别时我说:“朱师傅,我不需要工资,只要你能管饭我就来给你打工,你只管吩咐今天浇这块地、明天施那块肥就行,因为我觉得没有比能天天看着这些盆景更快乐的事了。”挥手之后骑了一段路才想起我忘了问他要电话号码,不过我肯定会再来,因为我已经看上了两株盆景,其中一盆我还告诉了他怎样修剪成我喜欢的云片。

        从施家路口开始的这段路虽是宽阔,但路两边都是化工厂的基建工地,工程车来来往往,是个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闹场面。半是受这热闹场面的感染,半是为了躲避工程车的尾气,我也加足马力往前骑,不知不觉中便骑到了联和。我知道联和前面是不长的包坞里隧道,出了隧道离风景秀丽的江湾村就不远了。

江面浩瀚

        江湾村的名字就来自身旁呈之字形的江面,它应是新安江从大坝以下到梅城三江口以上最宽广的一段江面了。泛着层层涟漪的江水碧绿如洗,向我涌来的晶莹微波伴着拂面而过的阵阵江风,令人心旷神怡。蓝天下飘浮的白云慢慢地向着远方的群山移去,近处高耸在右岸的青山几乎与碧绿的水面融为一体,使得江面尤显浩瀚无涯,而江湾村对面的一马平川之地就叫下涯。这么好的风景我可不能独自享受,赶紧让我的伙伴也临着江湾倚着刚砌好的花坛,为它留下了倩影。

自行车留影

        在骑到江湾村时,我才明白骑长途自行车最累的不是双脚而是双手。我看到过一篇介绍自行车历史的文章,说是德国人发明的充气轮胎解放了骑行者的臀部,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发明什么来解放因为长时间屈指紧握而变得又酸又麻,僵硬得几乎握不住车把的双手。从江湾村向前骑是个较长的长坡,过了坡顶便豁然开朗,电梯厂高高的试验塔仿佛就在我的自行车胎底下,而远处横卧在江上的洋溪大桥也在向我们招手了。刚刚骑过的大上坡耗了我不少体力,工程车们的霸道轰鸣又让我胆战心惊,再加上双手僵硬麻木,所以我在准备下车拍照时摔了一跤。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鞍座被我调得太高了,以至于我在下车时一下子踩不到地。

        接下去便是一段长长的下坡路,我吸取教训所以双手更是紧握车把、带牢车闸,不敢放松溜坡。过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石灰窑,又过了洋溪大桥红绿灯,这时我的心才算真正地踏实了下来,踩在踏板上的双脚也随之变得轻快了许多。

行程接近尾声

        记得我在师院读书时曾立下心愿,就是要从杭州骑自行车回新安江,估计这已不可能了。后来我把自行车运到梅城时我也下过决心,一定要骑车回新安江,今天算是践行了诺言。我觉得我还会再骑一次长途,那就是等沿江景观道打通后,从铜官峡新安江大坝一直骑到七里泷富春江大坝,那样的长途跋涉就是想想都让人有些激动。朋友,到时你愿意加入我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