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定义
你喜欢裙子吗?
我的爸爸最近有个疑惑困扰了他很久,他的孩子买了一套衣服,他问:“这是你给妈妈买的裙子吗?”那套衣服,是汉服。我很喜欢汉服,喜欢穿着它转圈,感受摆的转动,喜欢提着马面裙走来走去。而他所看见的,是那在他眼里女性标致的“裙摆”。我沉思着自己喜欢汉服的种种原因,猛的抓住其中一条:我也曾喜欢过裙子啊。
在我六七岁的时候,用长被单绑在身上,兴冲冲的跑去找到我的爸爸妈妈“我做了自己的裙子了。”
我记得那个回答:“男孩子要有男孩子的样子,裙子是女孩子才穿的,你要阳刚点。”
阳刚啊,贯穿性困扰我性别认知与童年大部分时间的字眼。
我小时候很喜欢和女生玩,但当我们玩跳皮筋的时候,我永远会去当桩子,因为怕玩了,会遭到周围同伴们的嘲笑。我曾求助过我的妈妈,她说:“那你不玩不就好了,男孩子玩什么跳皮筋呢。”
我们玩游戏好像也有很深的性别化色彩。我很喜欢很喜欢毛茸茸的玩偶,曾幻想着和它们一起玩一起谈心。十一岁那年,寄宿在阿姨家的时候,我向妈妈悄悄提出了这个请求。晚上她们回来,带着一个小熊玩偶,我好高兴的接过它,下一刻就听到了阿姨的“质询”:“那么大了还喜欢玩偶啊”“原来男孩子也喜欢玩偶啊”“你是不是还想抱着它睡觉啊”
阿姨明明是笑着说的,我的心却逐渐冰凉着。那只熊我没有保护的很好,因为我不喜欢它了。那之后,我也许常在别人生日的时候送出一只玩偶,同样也在渴求着得到那么精致的一只。但是很久以后,我也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玩偶。
你有没有过遭到质疑“你不够男生/女生”?我会时常在想,男生应该是怎么样,女生应该是怎么样,为什么他们会觉得“我不够”。
很久以来,“娘”被赋予了诸多灰暗的色彩,他作用于男生,却好像也是对女生的一种“歧视”。在这样的环境中,时常会自我怀疑 自我否定,甚至不得不在一些场所表现出“我是个标准男性”的特质,不然不安,会让我们更加的不合群。
小时候为了不让我“娘”,我爸做出了很多努力,劝阻不让我和女生玩,甚至劝阻不让我和“娘”的人玩--为此我们还曾大吵过好几次架,因为我那时最好的朋友,在他眼里就是个“娘炮”。
为什么一定要男生阳刚女生阴柔?说男生娘,就是一个不好的评价?是什么让一个人变成了男性或者女性?为什么一定“男儿有泪不轻弹”为什么女生一定“贤惠”才好。我们究竟是“男性/女性”还是在扮演着“男性/女性”的角色。
拥有勉强身高178的我,不打篮球,不踢足球,曾经被视为“异类”。我很生气又无奈。我很赞同高杨的那句“不会打篮球的也是小男孩啊。”谁会希望自己被定义呢。
刚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班上的男生每天会在我去卫生间的时候跟着,以便证明我今天“是个男生”这种迷惑而又可怕的行为困扰了我很久,这不简单的是一个“好奇心”的问题。
2020年,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1月28日,强调会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只是觉得有些好笑,要表现得更加阳刚还是阴柔不是外人应该去管的事情,那是个人意志啊,社会真的给男性和女性太多的条条框框了,也许我们在吐槽的时候,也应当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性别偏见。
认知性别的时候,我六岁,十岁的时候,收到了那些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咒骂,十五岁的时候被当众质问“你是不是应该喜欢男孩子”(虽然但是)。直到十七岁,遇见了一群很好的人,我才明白,原来,我没有错。
现在我不会喜欢裙子了,但我还是很喜欢汉服,我会笑对每一个问我“你怎么穿裙子(那是汉服啊喂呜呜)的人。”
我不是男人
不是女人
我是人
我不要做男人该做的事
不要做女人该做的事
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能定义我自己的只有我自己
不要做那个被定义的人啊
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