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通鉴小故事

【资治通鉴周纪一】小故事二:赵简子立后

2019-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JerryZhaocn
赵襄子石像(来自网络)

【原文】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译文】

赵简子的儿子,大的叫伯鲁,小的叫无恤。赵简子将要设立继承人,不知道立谁比较好。就写了一些训戒的话在竹简上,交给两个儿子说:“记住这些”。三年后再问竹简的事。大儿子赵伯鲁回答不了那些训戒的话,再找竹简,已经丢了。问赵无恤,能够很流利地背诵。问竹简在哪儿,赵无恤丛衣袖中拿出竹简。赵简子觉得赵无恤更有才,立为继承人。

【释义】

1 赵简子:赵简子(?-前476年),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晋昭公时,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2 赵襄子:赵襄子(?―公元前425年),嬴姓,赵氏,名无恤(亦作“毋恤”)。春秋末叶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创始人。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与其父赵鞅(即赵简子)并称“简襄之烈”。

3 训戒:训,规范,准则。戒,告诫,警告。

4 识:音“志”,记忆,记住。

【感悟】

赵简子立继承人和智宣子立继承人的方式不可同日而语,更加注重品德和勤学。智瑶和赵无恤是同时代的执政大臣,其个人修为和能力决定了后来各自家族的走势。为智家的失败和三卿分晋埋下了伏笔。

这样的考题,延续了整整三年,也说明古代诸侯(当时还是大夫)选立继承人的谨慎。考察一个人,长期来看,还是需要考察一个人的毅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