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阅读的故事——一个俗也美好的故事
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完老陈的“阅读是如何改变我的”这一章,我思考了半天,却想不清阅读到底是如何改变我的。
因为我想象不出来如果没有阅读,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世界该如何的贫瘠,自己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但能感觉到读过的书,吸收的养分,已经渗透到骨子里,长成了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
和阅读的故事还是从头说起吧。
对阅读最早的印象,是家里一抽屉的巴掌大小的画册,有黑白的,有彩色的,有新的也有没有封皮卷了边的,字不见得都认识,可以通过画面自行脑补,印象深刻的武侠系列有《射雕英雄传》,喜欢憨厚老实的郭靖和机灵娇俏的黄蓉;生活剧系列的有《血疑》,第一次知道白血病,印象中黑白剧照的幸子很好看。
那时候的老房子为了防止房顶落土、墙上掉灰,房顶和床围都会糊裱一层报纸,于是会站在床上歪着头或者仰着脸去读那些豆腐块,看到上瘾,还会骑在父亲脖子上移动着看,看的内容都忘了,就记得思考过为什么有的报纸要叫《羊城晚报》,有的报纸为什么要自称“文匪”(实际是上海的文汇报的繁体字)?只是思考也不问,《参考消息》是我最不喜欢的,文字干巴巴的所以一律跳过。
上小学以后,村里学校只有一个不超三十本书的小书架,给少先队辅导员软磨硬泡拿到钥匙一个假期看完。
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同桌燕燕在城市里工作的妈妈给她买的作文书《嫩芽》,墨绿的封皮印象深刻。
这个时期开始喜欢把新奇的词语用到作文里,不过有两次都被老师叫到办公室批评。
一次是看作文书反复对照细节后惊喜发现在我们家里种的最多、落地就会生根“掐不死”有一个学名叫做“半枝莲”,并且这个家花和我们的国花牡丹比就是一个缩小版,这个认识让我很激动,于是洋洋洒洒把这份激动以及这句话写进了作文里,现在想想写的应该还不错,因为老师反复问我,作文要写实,不能无中生有,问我这篇作文到底是从哪里摘抄的。
第二次是因为看完一部电影,片尾男主视角回忆片段时插曲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忘不了你的那双眼睛,忘不了你的翩翩倩影……
这句“翩翩倩影”一下子打动了我,我其实并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但就是很喜欢,觉得这个词很美好。于是第二天作文,写“我的校园”时就把它用到学校的最多的植物四季青身上。
结果老师又把我叫办公室,问我这个词语哪里来的,用词不当,语重心长告诉我,作文要感情真挚,要写实,不能乱用成语。
估计也确实是浮夸了些,也多少打击了一些写作文的积极性,作文开始回归正常。那个时代的我们,看的最多遍的是《雷锋我们的榜样》,雷锋日记中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式的生活记录是最受欢迎的方式,我们也喜欢那个封皮拿着螺丝刀,穿着军大衣戴棉帽子的雷锋,是我们最初的偶像,因为对老师的尊重,和对偶像的崇拜,作文就中规中矩了。
上中学打开了一个新天地,阅读进入一个小井喷期。
一方面,老师鼓励读名著,镇上有个新华书店,《飘》、《呼啸山庄》、《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通通囫囵吞枣的看完,记不住老外长长的名字,就只关注情节。
一方面,和女生一起看完琼瑶、席娟、岑海伦,因为是传阅,几乎只有一晚上的时间,但也要把琼瑶故事里的诗词抄进笔记本。
还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四叔爱看武侠,哥哥常会借来看,于是央求过来金庸梁羽生又看个遍。
可想而知,这个青春期会有多分裂,时常沉浸在小说的情节里或者做悲情言情的续写,或者又一腔豪情做着仗剑天涯的女侠梦。
这个时期还喜欢《汪国真诗选》。
喜欢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喜欢柳永、李清照和纳兰容若,不管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的凄楚,还是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惆怅,纳兰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哀婉,现在想想,多少是年少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中学时代最正的一本书就是《平凡的世界》了,看完一遍又一遍,然后讲给同学听,现在还能想起蕾娜为了多听一会故事,放学绕路回家的可爱。
来濮阳初参加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在市图书馆办了借书证,历史小说与名著依然是主旋律,心无旁骛,如饥似渴,由于这点小热爱做了分厂的通讯报道员,也开始在当地报纸和厂报发表一些豆腐块,还博得一个爱学习的好名声。
我和朋友说,人只有一辈子,而读书却可以在别人的世界里体验不同的人生,赚大发啦!
心中不无得意。
在38岁之前的人生前半场,我一直这样自由的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工作顺利,生活惬意,不考虑现实,鄙视守财奴,只追逐心中皎洁的月光。
老陈是30岁开始觉醒的,我晚了8年,用李笑来“七年就是一辈子”的算法,比老陈晚了一辈子,并且行动迟缓。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说:你不能让自己一直在确定的环境里,否则你就会变得脆弱,当受到冲击,你将不堪一击。
这段话我是在老陈的阅读之书里看到的,这也是38-40岁期间的我的状态的真实写照。
可能我原来确实被保护的太好了,一直待在确定的环境里做着确定的事情,对周边的世界并不了解。
或许是读了一些书的缘故,在外面很多时候被别人误以为我的职业是老师,一次两次多了,沉睡很多年的梦想被重新唤醒。
35岁考了教师资格证,经历了纠结,最终决定放弃18年的稳定工作,选择跨界。
我一直以为我在即将40岁选择跨界很棒很勇敢,却从没有充分设想过将会遇见的困难。
从疫情开始队友的收入遭遇锐减,我去了新的行业并不是像我想象的可以在三五个月崭露头角,而现实生活中孩子爷爷奶奶没有劳动能力,三个孩子老大要考高中,老二考初中,三个孩子的兴趣班一个也不想停。
我突然意识到了中年的压力,还有理想与现实脱节的尴尬。
接下来的我也和很多人一样,边工作,边读书,边焦虑,边迷茫,边找出路。
状态有点撕裂和内耗。
好在从35岁前就开始学习心理学,又在表妹的引荐下认识了正面管教的裴老师和一帮伙伴,所以这个过程又成为边学习,边治愈,边产生新的迷茫,然后再学习,再治愈。
状态渐渐回来,但仍有迷茫,裴老师建议说,你有很多东西,就象一盘珠子,需要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
其实就是系统化。
所以,我来到了成长岛。
回想上岛的8个月经历,我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我的感受。尤其是老陈,怎么能读那么多的书?关键还应用的那么好!
老陈说:不同的场景需求他都信手拈来,我一向得意自己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但到了岛上才知道那只是沧海一粟。
老陈说:
“写不下去,就把写作变成习惯,我开始读《掌控习惯》、《自控力》、 《微习惯》…… 然后我养成阅读、写作的习惯;
学习能力差,我就开始读《好好学习》、《学习之道》、《费曼学习法》…. 然后我开始理解持续写作输出的价值;
心态差,我就读《练习的心态》、 《刻意练习》、《十分钟冥想》 然后我开始懂得如何练习,以及正确认识自己所在的阶段;
没时间,我就读《早起的奇迹》、 《睡眠革命》、《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然后我开始早起读书、冥想、跑步;
写作能力差,我就读《成为作家》、 《学会写作》、《文心》 然后我的写作能力一点一点精进;
认知能力差,我就读《认知觉醒》、 《人生的智慧》、《财富自由之路》……
然后我开始学会如何更好的思考。”
……
老陈守着读书的金矿,缺什么就补什么,并且快速从中习得技能,边读书还边输出书评,从中摸索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打磨优化。
反观自己,想的都是困扰,没有或没有坚持过关联行动,烦了就逃进小说里避难。
也会被书里的人物激励,却不够长远,很多想法想一想在脑海里澎湃两天就过去了,或者跟闺蜜分享一下也就翻了篇。
闺蜜也建议我几次,可以把我分享的读书的感想写下来,以书评的形式,说不定是一条适合的路。
我一直没付诸行动,因为习惯性的趋易避难,也因为习惯了原有的只在心里和书里的人物,书的作者对话。
或许重读这本阅读之书就是一个改变的契机,就从小小的书评开始吧,哪怕只有50个字,让每一本书都在阅读后留下点痕迹,既是内化也多少可以利他。
第二件事就是丰富自己的书库和阅读体验,可以继续阅读自己喜欢的类目可以更热爱生活,增加专业的类目使自己更有竞争力,还要尝试挑战舒适区边缘读一些提升认知或者理财的书,允许读的慢,只是要留痕。
算起来,我与阅读也是老朋友了,经历童年的无知,青年的轻狂,经历时间的沉淀,相信我们的关系会渐入佳境,如酒香醇,如茶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