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科学家:“现实”实为“幻象”
西方科学家:“现实”实为“幻象”
东方佛学讲“一切都是幻象”。不少西方实证科学的科学家现在也逐渐从理论研究中得出了类似的概念。
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
《美国科学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3月底新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称,这个宇宙中现在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各种基础物质,夸克、各种场和量子现象等,都不是宇宙的“真相”。该文章作者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家Bernardo Kastrup说,很多物理学家已经从理论中推导发现,物质其实是“幻象”,“信息”其实才是“真相”。
先撇开他们称的“信息”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个说法很笼统复杂,科学家们自己也在不断揣摩之中;至少他们已经公开证实了和东方佛学一样的“现实其实是幻象”的观点。
作者Kastrup在这篇专栏文章中,还列举了几位和他观点类似的学者的研究。
在其2014年出版的Our Mathematical Universe(中译本《穿越平行宇宙》)一书中,物理学家Max Tegmark大胆地提出了“质子、原子、分子、细胞和恒星”都是人们观念中的物质的概念。在他看来,宇宙是一连串互相之间有某种联系的抽像单位构成的,可以不用这些人们观念中的物质进行描述。他认为物质的存在取决于人们如何描述。
Tegmark的想法被称为“信息现实主义”(information realism),带有哲学特点,但又是从物理学上推理而来。现在,信息现实主义已经成为“数字物理”(digital physics)领域流行的哲学奠基。
按照希腊原子论者的观点,如果我们把物质不断分割,最后剩下原子这样实在的、还是有形状的小粒子。但是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发现原子还可以分割成更小的粒子,更小的粒子随着知识的发展,又会发现更小的粒子,最终会找到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人们把这些基础物质称为“能量”或者“场”,用这样没有形态的抽像概念来描述自然界。
因此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我们现在称的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其实是幻象,而理论上背后的“信息”才是真实的。他们发现,这是从理论的实际应用中得到的结论,绝不是空想或自相矛盾的想法。
按照“信息现实主义者”的观点,物质从信息而来。人的思想、灵魂,也是从纯抽像的信息衍生出来的展现。这里的“信息”,也是一个没有实体作为基础的概念。
用语言可以表达说,信息是首要的,因此可以独立于思想和物质单独存在;但要明确而连贯地把这个意思说明白却不容易。正如英国作家路易斯.卡罗(Lewis Carroll)创作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小说中的那只柴郡猫(The Cheshire Cat),即使它的身体消失了,它的笑容还在。
这不就是东方人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种理念吗?
这篇专栏文章的作者Bernardo Kastrup是埃因霍温科技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计算机工程学博士,曾在几家世界知名的实验机构工作过,包括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他撰写了很多哲学和科学范畴的论文和书籍。
佛祖说,实相就是一切皆是幻象
你所受的一切痛苦 都是一个幻象
如果你能记得“一切都是梦,一切都是幻相”,那么即使只是假装这么认为,即使并非由衷相信,也会具有极大的利益。你可以每天念诵、思惟:“我眼睛所见只是一场梦,只是我的幻觉,只是我自己的投射。”
也许早上做一次,中午做一次,晚上做一次。倘若想要更盛大地进行,你可以面向菩提迦耶,礼拜三次,同时作此思惟。
如果对你有帮助,你甚至可以铺开一张小地毯,结各种具有异国情调的手印,那也行,只要你思维“一切都是梦”,并且随即自问:“是谁在思惟一切皆幻?” 如果每天好好地做,两三年之后,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会改变。
——宗萨仁波切
你应该以“祈愿令一切有情众生获得证悟”的发心开始修持,并提醒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想法,都是自心的显现。
如此一来,你会离“空性”与“无二”的观念更近一点;同时,你也会很快发现,自己最多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智识上培养对空性的理解。当然,谈论、研读或甚至尝试想象“空性”,相对上是容易的,但是我们所得出的结论总是会掉落在自己极其有限的逻辑禁锢中。我们智识版本的的“无二”也许很符合逻辑,但在实际的层面上,“无二”却非常难以掌握。
直到我们能完整地理解菩提心,否则仍会持续地误认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其结果是,我们几乎必然会成为自己悲心的受害者;而且,若无法充分了悟"无二",我们的所作作为也都将导致失望。
例如,做为一名治疗师,你准备花多大力气帮助一个酒鬼或吸毒者?设想你的某个病人在未来的五千世,都势必投生为吸毒者。做为菩萨的你,帮助她的决心应当非常坚定,以至于发愿生生世世都要在正确的时间与正确的地点投生,以便继续治疗她。
影片快转,来到第五千世。你的病人投生在一个荒凉而凄惨的国度,为了确保她永不投生为吸毒者,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去跟她度过半天的时光。换句话说,你也因此必须投生到那个悲惨的地方,而且整个生命的焦点就只是让自己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与病人度过那几个小时。要做到这点,你将需要拥有教法所描述的"力量"与"决心",而唯有了悟一切现象的如幻本质(或说"空性"),你才有可能找到这种力量。
那么,如此无私行为所需的非凡悲心力量,要如何培养?如何建立永不放弃的决心?何处才能让我们找到持续努力的信心与毅力?这每一项特质,都出自于了悟吸毒者、她的问题、她可以被治愈,甚至连她需要治疗的这些想法,都只是自心的产物,于心之外,无一实在。了悟了这个真谛,你就能培养强烈而真诚的悲心——菩提心。
在某部般若经中叙述,曾有一次,有位菩萨修行者来找佛陀诉苦,他说,致力于帮助众生这么多年,他现在已经精疲力竭了。佛陀因而对他阐释了"时间是相对的"。菩萨乘的教法告诉我们,从首次受戒起,直到证得十地果位的最后一刻,菩萨将历经三大阿僧只劫的时间。然而,十地菩萨的一个证量,就是理解所有那些无量阿僧只劫的历程,都像火焰中蹦出的火苗一样地瞬间即逝。
还有一次,有位菩萨告诉佛陀他非常气馁,因为帮助众生实在是太痛苦了,而且仍然还有那么多的众生需要被救度,佛陀举了一个譬喻来回答。他说,想象一位母亲梦见她的独子被湍急的河流卷走,在这极度的痛苦与绝望中,虽然她完全无能为力,但她完全不顾自己的福祉与安然;为了拯救孩子,她完全不在乎需要花多长的时间,也不考虑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于是,在梦中,她跳下了河,由于坚定的决心与力量,她最后终于成功地救回了孩子,然后她醒过来。她在梦中所承受过的所有痛苦,所付出的一切巨大努力,以及为拯救孩子所投入的时间,实际上从未存在过;甚至她救了孩子一命的想法,也都是一个幻相。
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状态,做为修行者的我们,应该记住这个真实状态。试图帮助众生是极其痛苦与困难的,然而,甚至当我们自认已从轮回噩梦中苏醒时,我们仍然还在做梦。不过,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所体验的一切因缘,都是设定来让我们相信梦境是真实的,很少会显示我们的存在其实完全是如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