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小说却不会做阅读题怎么办?
文友梅拾樱是北大才女,写得一手极漂亮的散文。她也是一双儿女的母亲,戏称自己亲身践行“老大照书养,老二照猪养”,并以自身的体验写成《唤醒孩子的自驱力》,一出版即成为家庭教育类的畅销书,几个月内屡次加印。于是梅拾樱成了一众母亲的知心大姐,也成了她们口中的“梅姐姐”。在我的推荐之下,我太太也关注了“梅姐姐”的公众号。
“梅姐姐”最近收到一个问题:上三年级的孩子沉迷于《猫武士》小说系列,而对妈妈给她买的“少年学《史记》”这类有“营养”的书不感兴趣,家长该不该干预?
“梅姐姐”的回答是这样的:
我个人认为不要压抑孩子阅读的愿望。一般来说,大人越反对什么,小孩越容易拧着,尤其是三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蓬勃生长,他们很相信自己的判断,也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
...... 有时候,孩子看东西,只是满足情感的需要,甚至仅仅是好玩儿,我认为这也是有意义的,因为人生有时候是要浪费一点时间的,不是每分钟都必须有用。
此言我非常赞同。
初中时我跟所有男孩子一样沉迷于武侠小说,几乎读遍了能搞到手的作品,对金庸更是迷恋。有一天我关起门躲在自己房间里做作业,书桌上是作业,半开的抽屉里是一本《鹿鼎记》。我爸一向不会无故打扰我做作业,那天却突然进来取什么东西,给撞了个正着。
没过几天学校开家长会,我爸气鼓鼓地跑去找我的班主任老师告状,没料想老师却说,这没什么呀,这么大的男孩子不看武侠小说看什么?事后老师找我谈了,并没有否定我看小说的行为,只是告诉我要学习如何安排时间,别因为看小说误了功课。
我想这位老师懂得“梅姐姐”所说的浪费一点时间是什么意思。
当然,家长对孩子如何“浪费”时间,对他们读什么样的书可以装作“不理不睬”,但却不能不闻不问。对这一点,“梅姐姐”的意见是:
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这套书你自己也抽空看一些,适当的时候跟孩子聊里面的内容,母女谈得热火的时候再提建议,最好是自己的贴身建议,巧妙引导到一些经典书籍上面。
巧得很,我太太也看到了梅拾樱公众号的这篇文章,并且对这段话十分认同,转发给我看。更巧的是在她转发过来之前我已经看过了,并且在朋友圈里点了赞。比这更巧的是我家小姑娘这两天刚好遇到了一个阅读上的难题,于是我和太太就我们阅读这篇文章之后的感受在友好的气氛中深入交换了意见。
事情的起因是我家小姑娘的英语课外班。因为她的学校全法语教学,我们担心她的英文读写能力下降,所以给她上每周一次的英文阅读课外班。老师的教法是给一本小说回家看,看完了回答几个题目。新学期开始,阅读的难度加大了,问题的难度也加大了。
过去,看完几章小说,阅读理解的题目基本可以直接从书中找到答案,而现在多半需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归纳和总结。比如,过去念完几百字的一章书,有三道题目:
1) What was Annie wearing when she waded into water? (安妮趟水时穿着什么?)
2) What did the ship’s flag look like that was coming toward the island? (驶向小岛那艘船上的旗帜是什么样子?)
3) What kind of ship has a black flag with a skull and crossbones?(哪种船会挂一面有骷髅头的黑色旗帜?)
题目数量看似不少,但基本没难度,答案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找到,而且不需要组织复杂的语言,几个字就可以回答清楚。
而现在不同了。首先,题目不是每个章节问一下,而是几章读完以后一起问。题目数量变少了,但每道题都需要组织自己的语言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回答,而不是从书中直接找答案。比如:
List the 3 main events that happened in Section One: Chapters 1~4.(列出第一部分1~4章当中发生的三个主要事件。)
刚刚接触这样的题目,小姑娘有点懵。一天下午她放学回来,自己坐在桌前写英文作业,而我和她妈妈都还没下班,各自做着自己的工作。过了好一会儿,我看看她的作业纸,几乎什么都没写,而小姑娘却在一旁玩开了。
看到我,小姑娘说:“这些作业我都不会做?”
“为什么呀?”我问:“你的书不是都已经看完了吗?”
“书看完了,可是这些问题书上都没有。”
“需要我帮忙吗?”
“要。”
我拿过题目看了看,果然是跟她过去的那些作业不一样。于是我对她说:“书上讲的故事你都看懂了吗?”
“看懂了。”
“那我觉得这些问题你应该会做,只是现在的题目跟以前的不一样,不能直接从原文里面找到答案,你得按你读完以后你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作业纸上的第一道题就是前面说的列举三个主要事件,这显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让小姑娘犯了难。
“你告诉我这几章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有哪三个主要事件。”
“啊!那么多故事,我不知道什么是主要事件。”小姑娘还是不明白。
我看了一眼后面的题目,每道题都涉及一个具体的场景或事件,虽然也需要理解才能回答但相对而言并不需要高度总结概括。想了想,可以让小姑娘从具体的问题入手:“那这样吧,我们先把这道题放下,来看看后面的问题。”
暂时放下卡壳的问题,回到关于具体故事内容的题目,小姑娘又找回了熟悉的感觉,很快做了好几道题。下一题又卡住了:
Why did Matilda decide to play tricks on her father?(Matilda为什么决定对她爸爸恶作剧?)
“我不知道。”小姑娘说:“书上没写?”
“那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我有一个想法,但我不知道对不对。”
“没关系,”我鼓励她:“这类的问题没有对或者不对,你只要按你读完以后的理解说出你的看法就行了。”
“我觉得是因为她爸爸很mean(尖酸刻薄),她爸爸对她不好。”
“好啊,你就把这写下来就可以了。”
做完几道涉及具体人物和具体事件的题目,我们再回过头来归纳总结:“那你现在想想这几章里面讲的主要事件都有些什么?”
想了一阵子,小姑娘终于把这道题给做了出来。
过了几天,小姑娘又遇到了不会的题目,这回她抓住了妈妈。别说,题目还真是越来越难:
Who is Hortensia, and why is she important to the story?(谁是Hortensia,为什么她对这个故事很重要?)
问题的前半部分相对容易,可是后半部分就不仅需要理解而且要求一定的思考才能回答了。一个人物在故事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这还真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回答的问题。
“你觉得她在这个故事里起什么作用?”妈妈问。
“不知道。”小姑娘悻悻地回答。
正好妈妈刚看完“梅姐姐”的文章,文中建议家长也读一下孩子读的书,妈妈对此颇为认同,于是对小姑娘说:“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遍吧,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小姑娘很高兴地同意了,母女两人就读了起来,一边读一边讨论。一段读下来,花的时间不算少,但总算是让小姑娘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小姑娘做完了作业,去一旁玩耍,我和她妈妈倒是讨论了起来。
“那篇文章讲得有道理,我们应该跟她一起念一下她看的那些书。”太太说。
我立马接过来:“我正想跟你说这事。我觉得我们不能跟她一起念,得让她自己做她的作业。”
简而言之,正方观点认为我们需要看看小姑娘看的书,了解她现在阅读的深度,包括内容的复杂程度和语言的难度。而反方观点则认为小姑娘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通过给她讲解作业我发现,看过的书她都能理解,问题都能回答,只是因为刚刚切换到新的问题类型,小姑娘对于不能直接从书中找到答案的题目有些不适应,只要理解了题目的套路她就能自己回答,根本不需要大人帮忙。
其实我们的观点并不矛盾,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自然,在深入交换意见(虽然只有一两句话)之后双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了一致——大人不跟小朋友一起阅读,小姑娘需要独立做作业,但大人应该偷偷看一下小朋友看的小说,既了解她的阅读程度也学习那些她感兴趣的故事以便沟通。
这事如果反过来看,孩子的阅读已经渐渐有了自己的偏好,哪些书能够吸引她,我们想让她读的书她会不会有兴趣,都很难由家长左右了。家长能做的无非是提供给她不同类型的书籍,但她读什么却只能由她自己选择。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