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低耗

2023-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绿逗

无效的交际,

除了增添负担,耗费精力,

并不会有更好的体验。

余秋雨就曾坦言:

“在人际交往上,经常减肥排毒,

才会轻轻松松地走以后的路。”

高质量的生活,从社交低耗开始。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几乎没有一天不社交。

经常交往的朋友,有一百多人。

最多一天,接待或者拜访朋友几十人。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他升为翰林院侍讲,

因为朋友多,所以大家都来祝贺,

以至他二十二日那一天,跑了五十多家去回拜。

身陷无数的应酬、饭局之中,逐渐让他感受疲惫,

也无暇顾及学问,整个人退步得非常厉害。

于是他幡然醒悟,过上了“低耗”的生活。

他制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

即“日课十二条”,其中包括“夜不出门

——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认为,

晚上出门应酬玩乐会使人精气耗损,

神情疲惫,荒废修养功夫,因此必须戒除。

的确,在聒噪中流连,

是一场巨大而持久的自我消耗。

与其在觥筹交错中耗费心力,

不如在静谧中丰富自己。

正如作家雪小禅说的:

“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

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

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用有限的时间,

去做想做的事,去陪值得的人,

才是中年人该有的醒悟。

作者 | 洞见

来源 | 洞见(ID: DJ0012398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