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是我们学校的段校长在2018年年底期末考试完,赠送给我们一二年级老师的书。在这之前,我没有听过这本书的名字,一看还是外国人写的,当时的想法是外国的教育方式不会适合我们这偏远的山区学校的教学模式。我将这本书拿回了家,一直也没有翻看。但是,有一天特别的无聊,我就将学校发的这本书拿起来读,接下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用了两天的时间读完了。读完后,对我的触动很大,使我心潮难以平静。
在本书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点点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学生都是可爱的天使,看出了他对孩子的爱,已经融入到了他的血液里。我看到了这样的情景:一堆孩子围在雷夫老师的身旁,几个孩子甚至坐在了雷夫老师面前的桌子上,大家一齐用心热情的展开讨论。我问自己这个场景我熟悉吗?见过吗?大概在我们身边是不被允许的吧,学生怎样能够坐到课桌上,坐到讲台上?因此,我开始有点理解雷夫老师写下的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讽刺的是,第56号教室之所以个性,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乏了这样东西——害怕。但我确信,在我们的教室里是必须有这种叫做“害怕”的东西的,因为,我们的世界里不允许孩子不怕老师,不允许孩子不尊师重长,得意至忘形,悲哀至失态。
雷夫说的这样一句话对我非常的有感触,震撼心灵。他说:仁慈是有感染力的。对学生温柔慈爱的老师会激发学生爱上这一学科,也会影响这些学生的性格朝着仁慈的方向转变。我一直坚信学生会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为了让学生能够爱上语文,爱上读书,并且培养一种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也更是为了使他们成长为心怀仁爱的人。我努力尝试着去用一颗仁爱的心去对待他们,然而很多时候我自己做的并不好,情绪的暴躁经常会把内心的柔软推挤掉,这是教育浮躁心理的一种表现。对比雷夫对孩子们始终如一的慈爱和包容,我做的是多么不够啊!
雷夫的《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照见了自己身上的许多不足,也让我找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改进方法。教育路漫漫,我将踏着雷夫的足迹,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