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华民俗文化艺术之家

那些年,世凤婆婆们的巧手没什么做不出来

2017-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左家叁月

那些年,她们都是身负“绝技”的能工巧匠。


2017年1月,我和我们团队的伙伴们一起去到浙江东阳三单乡,寻访寄存于蓝印花被之下蓝染工艺。

民俗也好,传统也罢,说白了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蓝染之外,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人,以及围绕他们的生活琐事。


》》》蓝印花被故事之「世凤婆婆的巧手」

85岁的世凤婆婆,

为我们展示了她出嫁时,妈妈亲手为她做的被子。

从织布,到印染,到缝合,

都是妈妈一手制作,

虽然被子已经很破了,

但她还是留着。

荷花被的棉芯一定要厚重、暖和

仿佛祝福的厚重,

代表了沉甸甸的爱。

世凤婆婆如今都有些拿不动了。

世凤婆婆说,

妈妈曾手把手教给她织布、印染的技艺。

三四十年前许多人曾请她为自己的儿女,

制作一床寓意百年好合(荷)的荷花被。

世凤婆婆家的院子,如今已没有了染坊的痕迹,正在准备修建新屋。

世凤婆婆还有一项技艺,

厨房里随便一条围裙,

上面就有繁复的手工编织。

除此之外,

婆婆还自己做袜子、衣服,纳布鞋。

她说几十年前不比如今,

买不到衣服,

只能自己做,

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

每个女子都是“身负绝技”的能工巧匠。

在三单乡,每家每户的碗底都会刻上自家主人的名字,一旦要参加婚宴或其他宴席,都会带上自家的碗,散席之后再带回家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