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思想你无处安放的哲思与灵感

我的思想主线

2017-10-14  本文已影响20人  李野航

近来,有网友说我“思想混乱,面对诸多不同的思想,却未找到自己的主线。”看来,很有必要介绍一下我思想的主线。

其实很简单,主线就两条:现象学和“炼金术”。前者是认识论,后者是方法论与本体论。

先谈谈现象学。前些日子和人聊天,对方告诉我很崇拜吕不韦,我很惊讶,回头一想,我明白了,她说的吕不韦绝不是《史记》中的那个吕不韦,而是眼下流行的电视剧里那些带着严重的“戏说”成分的“吕不韦”。在时下一些90后年轻人的心目中,《史记》中的吕不韦是没有一点意义的,倒是电视剧里的“吕不韦”形象,为他们提供了某种心理投射的空间。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我们当代的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说,他们信仰“上帝”或“佛”的时候,难道真有一个客观意义上、所指意义上的“上帝”或“佛”被人们信仰着吗?非也。倘若用现象学的眼光加以审视,就会发现,被我们称为“宗教信仰”的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生命个体为自己的社会需要或心理需要找到的投射形式而已。而既然是一种投射形式,则宗教问题的焦点原本不在某种宗教的教义本身,而在于何种宗教形式适合于担当在某种历史处境中的人们的心理投射对象。但这并非意味着传统宗教向人类提供的仅仅是某种现实/心理需要的投射形式。如果我们对人类的存在状态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就会发现人类生命的种种表现形式的背后,仿佛有着共同的先验结构。然而这个先验结构是实质又是那样地神秘难以把握,只有在对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的结构性比对中,我们才能隐约地直觉到某种先验结构的真实性。不过,我们倘若对那个先验结构有所把握,则我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将会有革命性地改观,并在一个崭新的基础上,为信仰找到更加充足的理据。而这,必有赖于现象学式的认识论的深刻运用。

现象学肯定不是仅仅用来满足人们的思辨兴趣的。在人类犯过的众多错误中,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出发点缺乏反思的意识常常是铸成大错的一个主要原因。苏格拉底为西方文明留下的一个最伟大遗产就是提醒人类这种反思的必要性。而我们东方也有着我们的先哲为我们留下了这一提醒,它就包含在伟大的佛陀的教诲中。也就是伟大的“缘起性空”的教义。

可悲的是,人类是一种极其健忘的动物,同样的错误总是被人们不断地重犯。这让人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无明”的“重轭”下沦为奴隶。举个例子:我们中国现在正拼命地加入由西方主导的现代化进程的“合唱队”并把加入的程度和我们存在的合法性联系起来。然而我们却忘记了反思一下,由西方主导的、以牺牲人类众多的本性为代价的现代性过程是否就是人类历史的唯一选择与必由之路?西方所主导的现代性过程是否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疾病?我如果认为人类文明只有一条道路可走那就是西方走的道路,是否只是因为我们被西方洗了脑、邯郸学步地把别人的自我当成自己的自我?而如果我们毫无批判地将西方所主导的现代性的“病毒”注入我们自己的体内则我们是否具有免疫能力而不至于落于美洲土著人的下场?如果,步西方文明的后尘并非东方文明的唯一选择,则我们又将如何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身份、又将如何选找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于是,我思想的第二条主线被引了出来,也就是所谓“炼金术”。

请不要误会,“炼金术”在这里绝不是指一种人造黄金的技术,因为即使人类所有的黄金加起来,也补偿不了人类在现代性过程中所遭受的种种分裂之苦。

任何一种有价值的思想,皆致力于解答人类的痛苦的本质,并提出解救之方。二十世纪的一大主题,就是人的存在的最普遍最深刻的分裂。在有形的层面上,就是贫富间的分裂、意识形态间的分裂、社会族群间的分裂,在无形的层面上,就是人的意识和他的无意识之间的分裂。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说,但凡不致力于解决上述种种分裂的学问,皆是假学问,都应该扔进知识的垃圾堆。

有形的分裂,是政治家和社会学家去对付的事,但无形的分裂,则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我”的发展进程。自工业文明肇始以来,从西方开始,人类学会了用不同于以往的方式看问题。人类把意识化的理性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当然,也因此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奇迹。然而,伴随而来的,也是一种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牺牲,也就是将古代世界宗教、伦理的象征体系及其价值体系以及伴随之的生活方式与态度贬斥进了无意识那个无底的深渊。

但因此上,人类是否更加地理性与进步了呢?恰恰相反。看看20世纪所发生过的那些骇人听闻地原始而非理性的人类行径吧,20世纪的人类身上兽性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不是削弱了,而是如虎添翼。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精神分析的观察告诉我们,被压抑被牺牲的东西是不会消失的,它们反而会因为压抑而从无意识中获取更大的能量,并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对意识施加颠覆性的影响。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所普遍感受到的不适应感、忧郁症、无缘无故的仇恨情绪不正是被压抑的无意识因素所施加于我们身上的破坏性影响吗?

弥合与治疗这种有史以来人类所遭遇到的最普遍最深刻的分裂乃是未来人类所面临的一大主题。而古代炼金术中所隐含的思想却为人类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思路。简单地说,“炼金术”是思想就是将相互对立的存在物通过一个提炼的过程在更高的层面上统一起来的思想。而这种统一有待于一种介质的出现,也就是所谓“墨丘利”。这一“炼金术”的思想体现在人类精神的各个领域。

例如:耶稣基督的意象本身就是“墨丘利”的一种变形。“逻各斯”与“肉身”、死亡与复活,本是不可调和的两极,在基督身上,二者在更高层次上获得了统一。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基督教的修道士们沉迷于炼金术了。因为,炼金术的过程,就是在一个生命个体身上实现“道成肉身”的过程、一个“死生一如”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与主基督同钉十字架”的过程。耶稣基督的叙事本身就是一个“炼金术”的辩证法,可惜的是,基督教教会出于自己的权力欲以及自身的“镜像争夺战”而宣扬的基督教教义却掩盖了这个十字架的辩证法,从而让基督教悲剧性地沦为了这个不断加重的二元分裂的世界的撕裂性力量。基督教教会因此堕落成到了基督的信息的对立面。

我们中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是一种东方式的人性之“炼金术”。取经的师徒四人分别代表了人性的四个方面,1、原始生命力(孙悟空)。2欲望、懒惰、人性中惰性的一面(猪八戒)。3、责任、吃苦耐劳的一面(沙僧)。4、在无明的遮蔽中的人的主体性(唐僧)。在“取经”的过程展开之前,这四种元素的分裂的,各自背负着各自或悲或喜的命运。但“墨丘利”(小说中用“观音菩萨”来象征)的出现将人性中这四种分裂的因素整合到了一起。从而也将此岸与彼岸的分裂整合到了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游记》不过是人性的“炼金术”的一种象征性描述而已,可惜懂得这一点的人不多。

人类当今正在演历的现代性过程,也将是一种“炼金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人类身上的原始成分、古代成分、现代成分悲剧性地分裂了,因此我们的精神、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社会也饱尝着这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分裂所带来的痛苦。我们也期待着某种形式的“墨丘利”,无论这“墨丘利”被宗教人士称为“基督”或“佛”;还是被政治人物成为“共产主义理想”;还是被爱好自由的人们称为“普世价值”,它必须担当这样一个角色———将那些分裂的东西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统一起来。任何不能担当这一角色的东西,都是开历史倒车的反动力量。

人类精神的进化史,就是一部人性之“炼金术”的历史,寻找“墨丘利”并因此求得人性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乃人类精神进化之永恒主题。

以上就是我的两条思想主线,我将在这两条主线上去战斗不已。因为,这是上帝赋予我的不可推卸的使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